但諷刺的是,歐盟這個自詡「全球氣候領袖」的集團,因為內部分歧嚴重,在此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連自己的減排目標都沒能拿出來。
在24日的峰會上,中國承諾,到2035年,中國全經濟範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30%以上,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爭達到36億千瓦,森林蓄積量達到240億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這是中國首次在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設定具體的減排目標。英國路透社評價稱,中國無視了美國的反可再生能源言論,帶頭制定了新的氣候計劃,在氣候問題上發揮了領導作用。
就連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都對中國氣候領域的舉措表達肯定,「我歡迎中國願意在所有領域為實現全球氣候目標作出貢獻、履行《巴黎協定》承諾,並深化雙邊低碳發展合作。我也對中國在碳定價方面的承諾表示歡迎」。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24日嘲諷地指出,幾十年來,歐盟一直擺著氣候「四分衛」的架子,經常在氣候問題上對中國施壓,24日卻帶著欠條來到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這完全是歐盟自己造成的恥辱」。
報道稱,歐盟現在的承諾是,將在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上補交減排目標。
智庫戰略視角執行董事琳達·卡爾徹(Linda Kalcher)也表示,歐盟沒有新目標就出席聯合國會議「令人尷尬」,補交承諾不過是「來之不易的安慰獎」,企圖挽救被徹底排除在外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