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市長薩迪克·汗16日也在英國《衛報》上撰文點名批評特朗普,稱他在過去幾年中「比任何人都更助長了分裂性的極右翼政治」。他指出,特朗普在美國城市中動用軍隊、針對少數族裔的做法,「完全是獨裁者的伎倆」。
而在民眾的反對聲中,英國政府仍希望借王室禮遇來維系特朗普對英國的好感。《華爾街日報》指出,迄今為止,英國政府一直在利用特朗普對英國的「偏愛」,在關稅戰中為英國爭取更好的待遇,並促成了一項關稅稅率低於多數國家的貿易協議。斯塔默希望通過王室的盛大儀式讓特朗普的態度軟化,從而為18日會晤中的鋼鐵關稅、美國對歐洲的安全支持等議題鋪路。
在特朗普正式對英國進行第二次國事訪問的首日,英國王室在溫莎城堡為他舉行盛大的歡迎禮儀。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稱,17日中午,威爾士親王和王妃親自迎接抵達的特朗普夫婦。隨後,特朗普與查爾斯三世握手時,溫莎城堡東草坪與倫敦塔同時鳴放禮炮,其中溫莎方面為41響。
英國國防部稱,他們為特朗普準備了規模最大的檢閱儀式,共動員約120匹馬與1300名英國軍人參與,其中包括160名皇家海軍陸戰隊與皇家海軍官兵、1000名陸軍士兵,以及140名皇家空軍人員。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計劃在溫莎城堡度過訪問17日大部分時間,然後18日與斯塔默會面,屆時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和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等科技公司高管將加入。
然而,英國面對的是一個反覆無常的特朗普。《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特朗普本人變化莫測,經常在事後轉變立場,沒有什麽比他更能擾亂外交規範了,這使得任何公報和聲明失去了它們固定、可靠的價值。該報8月的一篇分析顯示,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的公開立場至少已轉變了19次,而且還可能繼續。「這種反覆無常的決策在現代地緣政治史上絕無僅有。」科恩表示,歷史上重要會議討論並決定了重大議題,這些決定也不會因為領導人頭發亂糟糟的或者他看到新的民調數據後,第二天就被推翻。
報道稱,特朗普還經常繞過為正式會談成果奠定基礎的前期準備工作,這類會談通常需數周時間來磨合語氣、細節和成果。雙方期待能在此次訪問期間就科技和能源領域達成協議,但美國對英國征收的鋼鐵和藥品關稅等棘手問題,仍由變化無常的特朗普決定。一名熟悉談判情況的美國駐英國外交官透露,英國希望特朗普能站他們那邊,但最終「何時做好準備是他自己做出決定,而不是他的優秀團隊」。
倫敦大學學院現當代史名譽教授凱瑟琳·伯克(Kathleen Burk)表示,過去,外交顧問會在大型談判前擬好可靠的公報,但現在「這類場合已經變了」,「因為現在只有一個人重要,甚至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非常難以捉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