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站等外媒報道,在美國移民局官員對中國留學生採取歧視性行動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這兩天接連表態稱,中國留學生對美國「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他們,美國大學系統將「崩潰」(go to hell very quickly)。
特朗普當地時間8月25日在白宮對記者說:「我聽了很多故事,說我們不會允許他們(中國)的學生入境。我們將允許他們的學生入境。這非常重要,60萬名學生。這非常重要,我們會與中國和睦相處。」
據美聯社、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站等外媒報道,在美國移民局官員對中國留學生採取歧視性行動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這兩天接連表態稱,中國留學生對美國「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他們,美國大學系統將「崩潰」(go to hell very quickly)。
特朗普當地時間8月25日在白宮對記者說:「我聽了很多故事,說我們不會允許他們(中國)的學生入境。我們將允許他們的學生入境。這非常重要,60萬名學生。這非常重要,我們會與中國和睦相處。」
這一表態當天迅速遭到「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陣營內右翼保守派的質疑和批評。於是,特朗普26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對此進行瞭解釋。他稱,中國留學生不能來美國是「非常侮辱性的」,「我喜歡他們的學生來這裡,我喜歡其他國家的學生來這裡」。
「你知道如果他們不這樣做會發生什麼嗎?我們的大學系統會很快崩潰。而且不會是頂尖大學,是那些排名墊底掙扎著的大學。你把30萬或60萬學生從系統中踢出了。」特朗普說,美國「很榮幸」能教育中國學生,但同時強調,美國方面會謹慎地進行審查以確定誰能來美國學習。
《南華早報》27日指出,在美國與中國繼續推進貿易談判之際,特朗普一改此前他的政府高調宣稱要積極撤銷中國學生簽證的做法,說接納中國學生非常重要。這一說法在MAGA內部引起了一些不滿,也暴露了其陣營內部的裂痕。特朗普此前被視為對華強硬派,但現在他起伏不定的中國政策讓越來越多支持者覺得,他正向中國進行「危險的讓步」。
「為什麼要讓60萬中國學生來頂替美國學生的機會?」來自佐治亞州的極右翼共和黨眾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對特朗普的60萬中國留學生計劃表達了強烈的反對,宣稱「永遠不應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曾幫特朗普質疑幾名國安會成員「不夠忠誠」的美國極右翼網紅勞拉·盧默(Laura Loomer)也再一次搬出了她毫無根據的陰謀論渲染稱,沒有人希望美國再增加60萬名中國學生,「現在他們還要取代我們?這不能發生」。
美國保守派媒體人也質疑起特朗普的計劃。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勞拉·英格拉漢姆(Laura Ingraham)在節目中追問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讓60萬中國學生來美國讀書怎麼能叫美國優先呢?
盧特尼克則用理性的經濟判斷來為特朗普辯護,稱特朗普的意思是,如果沒有中國學生,美國「最差的15%的大學會倒閉」。
美聯社指出,在特朗普政府此前宣佈要吊銷中國留學生簽證、加大對中國留學生的限制後,他們此番表態體現出其對華態度的轉變。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期間發起了臭名昭著的「中國行動計劃」,拒簽、遣返諸多中國學生和學者,並導致了一系列針對學術界人士的訴訟。
今年重返白宮後,特朗普再次對中國留學生下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5月宣佈要積極撤銷中國學生簽證,還將修改簽證申請標準,加強對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所有未來簽證申請的審查。
然而,到了6月,美國與中國就貿易問題達成協議框架後,美國暫緩徵收部分關稅,同時稍微放鬆了對中國留學生的態度。特朗普6月稱,他一直強烈支持中國學生來美國學習。
數據顯示,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在2019至2020學年達到37.3萬人的峰值,隨後開始下滑。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數據,在2023至2024學年,超過27.7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學校就讀,較上一年減少了4%。與此同時,印度以33.2萬名留學生人數超過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
美國全國外國學生顧問協會(NAFSA)的一項分析發現,在美國大學學習的國際學生在2023至2024學年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38億美元,提供了37.8萬個就業崗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援引數據稱,僅2023年,中國學生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就超過了140億美元。
報道稱,但共和黨長期以來一直在想方設法阻止中國學生進入美國。今年3月,多名共和黨議員提出了一項旨在限制中國簽證的法案,要求停止向中國公民發放赴美留學或交換項目的簽證。該法案迅速引發中國學生群體、學術界和民權組織的強烈反對,稱其為「新版排華法案」。
「我認為這就是赤裸裸的種族主義和仇外主義。」一名最近剛從華盛頓某大學畢業的匿名中國留學生此前告訴NBC,「我們不是間諜,我們只是想獲得更好的教育。」
而就在特朗普8月25日表示「歡迎」中國留學生的同一天,中國駐美大使館在社交媒體上就近期美國海關邊境執法人員針對中國留學生的選擇性、歧視性執法一事發文提醒稱,中國赴美留學生謹慎選擇赴休斯敦航線入境。
聲明說,近期,數名中國留學生自休斯敦喬治·布什洲際機場入境時,遭美國海關邊境執法人員無端盤查、滋擾,所攜電子設備被檢查,甚至有人被限制人身自由長達80多個小時,最終被無理遣返回國,嚴重損害中國留學生的合法權益。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停止針對中國留學生的選擇性、歧視性執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2日也在例行記者會上就相關事件回應稱,美方行徑嚴重侵犯中國公民正當合法權益,嚴重阻礙兩國正常人員往來,嚴重破壞中美人文交流氛圍。中方將繼續採取有力措施,維護赴美中國公民的正當合法權益。
當地時間3月28日中午,緬甸中部發生了里氏8.2級強烈地震,震中位於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附近的實皆省。
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28日透過國家電視台宣布,此次強震造成嚴重傷亡,首都奈比多、最大城仰光和第二大城瓦城陸續傳出災情。
緬甸發生強震,中國第一時間啟動人道救援行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致慰問電,並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中國多支救援隊也抵災區。相較之下,美國的援手卻不見蹤影。
美國副總統萬斯與妻子烏莎3月28日訪問格陵蘭。美國駐當地官員試圖挨家挨戶邀請當地民眾與烏莎進行交流,卻遭到拒絕。萬斯夫婦最後取消大部份行程,只是在美軍的皮圖菲克太空基地逗留3小時就草草結束訪問。
據《華爾街日報》28日爆料,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妻子曾兩度出席討論敏感國防機密的涉外高層會議。使得正受加密聊天軟體「Signal」群組洩密案困擾的赫格塞斯面臨辭職與接受調查壓力。
太平洋島國湯加3月30日發生 7.1 級地震,震源深度 10 公里,暫未收到人命傷亡及建築物損毀報告。湯加氣象部門發布海嘯警報,呼籲處於受威脅地區的民眾移往更內陸地區或高地。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駐緬甸大使館3月31日確認,緬甸強震中中國公民有1人遇難,15人受傷。
據英國《泰晤士報》3月30日報道,德國私營航天企業研製的「光譜」(Spectrum)火箭當天從挪威安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飛行約30秒後發生爆炸墜毀,使歐洲爭霸太空的努力再一次受挫。這次發射亦是除俄羅斯以外,歐洲大陸首次進行的火箭發射任務。以往歐洲航天局發射火箭和衛星,都是在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