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較早前的預測,特郎普並不會因為賴清德對美國的『跪拜』,就會善待台灣.根據最新公布的關稅名單,特郎普對台灣實施了平均高達20%的關稅。涵蓋範圍包括工業用品、機械零售、到民生消費品、資訊產品、精密儀器、塑膠製品。影響出口金額高達130億美元。
這意味著,台灣將會有3200間出口企業受到衝擊 ,減少五萬個工作機會,重創中小企業的生存。唯一暫時豁免的是半導體,但這並非善意。而是因為賴清德還有未公布的與美國之間的『秘密交易條款』。
如同較早前的預測,特郎普並不會因為賴清德對美國的『跪拜』,就會善待台灣.根據最新公布的關稅名單,特郎普對台灣實施了平均高達20%的關稅。涵蓋範圍包括工業用品、機械零售、到民生消費品、資訊產品、精密儀器、塑膠製品。影響出口金額高達130億美元。
這意味著,台灣將會有3200間出口企業受到衝擊 ,減少五萬個工作機會,重創中小企業的生存。唯一暫時豁免的是半導體,但這並非善意。而是因為賴清德還有未公布的與美國之間的『秘密交易條款』。
然而,這份『保留』很快被特郎普的下一步行動擊碎。
他已經要求台積電加碼4000億美元投資美國,並將亞利桑那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晶圓製造中心。這一舉動等於把台灣最關鍵的護台產業核心 ,進一步轉移到美國本土。
由此看來,台灣不僅沒能換取較低的關稅,反而在政治與經濟上雙重受創。特朗普拒絕賴清德過境美國,並在高調修補對中關係的同時,撤回了對中國大陸的 12 項高科技出口禁令,放寬對華為與中芯國際的技術限制,甚至計畫訪中與習近平會晤,重啟貿易談判。這些訊號都清楚無誤地表明——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棋局,首先要顧慮的是中美關係優先,而台灣只是籌碼。
民進黨長期存在一個邏輯的迷思:認為只要美國反中,就會力挺台灣。然而,特朗普其實他已經做出示範,以他商人的本色。他只談交易,不談交情。這一次,民進黨未能守住最珍貴的「護台神山」,賴清德反而成了幫特朗普打造「美國晶片主權」的推手。
據產業估算,台灣在20%的 關稅衝擊下,台灣整體製造業總產值將下降超過 5%。而最諷刺的是,特朗普上任後一直高喊要針對中國推動全球供應鏈『去風險化』,結果實際上推行的卻是『去台灣化』。
而此刻的台灣,正處於內外交迫之中。民進黨在726 大罷免失敗後,南部風災至今已一個月,許多地區仍停電、網絡中斷,滿目瘡痍,暴露出民進黨的施政無能與資源錯置。導致現在的台灣,島內只陷入內耗與內傷,對外卻在國際談判桌上輸光了叫牌的籌碼。
然而此時此刻,可以說賴清德的「親美牌」已全面破功。現在台灣的當務之急,不應該再挖空心思,一再的對美國讓步與討好,而是必須嚴肅思考如何調整兩岸關係立場,在中美談判桌上爭取到自己的生存空間,避免再次被當成交易的犧牲品。
特朗普重返白宮,其第一任期發起的臭名昭著的反華「中國行動計劃」又死灰復燃。據美國《印第安納學生日報》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3月28日突擊搜查了印第安納大學知名華裔教授王曉峰及其妻子馬念麗位於布盧明頓和卡梅爾的住宅。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得力的政治盟友、助手,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馬斯克日前接受訪問時暗示,其計劃於5月底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職務。
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公布對各國進口貨物開徵對等關稅詳情,並表示會在宣布後立即生效。特朗普將在本港時間周四(4月3日)凌晨於白宮玫瑰園宣布對各國貨物開徵對等關稅的安排,他將之形容為美國的「解放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簽署行政命令,向全球185個國家開徵對等關稅。他表示,美國將對所有進口貨品徵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4月5日凌晨12時後生效;另對美國部份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4月9日凌晨12時後生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戰」延燒台灣,課徵32%關稅,對各行各業造成很大衝擊,台灣行政部門4月4日宣布將投入880億元台幣(工業700億,農業180億,下同),針對九大面向、提出20項協助方案。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月4日發布公告,反擊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大陸加徵34%「對等關稅」,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
據路透社和美國媒體報道,美國超過150個團體4月5日在全國各地舉行超過1,400場「Hands Off」(別插手)的示威,反對總統特朗普及其億萬富翁盟友馬斯克在政府架構、經濟、人權、外交等議題上所採取的政策及行動。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三公佈對等關稅後,美股三大指數連續兩日下跌,道瓊斯指數上周五單日下跌2231點或5.5%、標普500指數跌322.44點或5.97%、納斯達克指數跌962.82點或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