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26大罷免」剛落幕,24席藍營立委全數守住,民進黨以「失敗者」之姿走下火線。這場號稱台灣「史上最大的罷免戰」,最終展現了台灣民主發展上,公民理智與成熟的展現。根據最新出爐的《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賴清德的信任度與施政的滿意度均雙雙創下就任以來新低。信任度僅僅只達37.2%,不信任占50.3%。對他的滿意度就掉到只剩34.6%,而不滿意就高達56.6%。解讀這份最新的民調,說明了這不僅是他個人領導聲望的重挫,更為民進黨的中長期選舉前景敲響了警鐘。民進黨這幾天的頹勢更是明顯呈現。
罷免原本應該是公民監督的工具,但是,當被利用作為政治鬥爭的手段,經過這次民進黨的一連串操作後,已讓台灣民眾看破手腳,以致讓這次形勢大逆轉,讓民進黨失算。根據美麗島民調結果,高達七成民眾認為這次的罷免是大失敗,更有近五成受訪者直指其本質是『政黨惡鬥』。這也意味著,民進黨一再無往不利的操弄『抗中保台』紅利已經用盡,反而進一步放大了中間選民對政治內耗的不耐。
所以,目前台灣的社會氛圍,也直接反映在對賴清德與行政管理的評價上。根據民調顯示,行政部門首長卓榮泰的滿意度就掉到僅剩不到三成,不滿意則高達50.2%。更值得注意的是,有超過七成受訪者支持「換人」。並且占了41.7%主張調整表現不佳的部門首長。可見社會所釋出的訊號相當明確——民眾已經不願再聽意識形態的高調,而是要求具體治理成果。
另外,關於政黨好感度的數據同樣揭示了結構性改變。民進黨的好感度就掉到僅剩32.7%,反感度則高達53.5%;不過,國民黨也並不理想。其所執政的縣市,好感度也只有32.7%,反感度則高達46.6%;相對而言,民眾黨好感度是33.2%,反感度也占了42.1%。由此可見,根據民調的三黨表現,皆未能跨過四成,顯示台灣社會在「藍綠疲乏」的情緒中,轉而尋求新的政治平衡。
從這次民進黨的大罷免挫敗中,預測2026台灣的地方選舉,民進黨在北中的都會區明顯陷入劣勢。桃園就長期是藍白票源交錯之地,如今,如果藍白能夠策略合作,預估民進黨在這三都的勝算恐怕會只在三成上下。經過這次風災之後,台灣中部以南,如台中、彰化、苗栗已經開始對綠營並不友善。除非在未來,賴清德的執政團隊,能在物價、能源與交通等等。上,拿出利民的成績,否則恐怕很難逆轉頹勢。
南部仍然是民進黨的基本盤。高雄、屏東、台南是綠營的大本營。不過,風災加上大罷免大失敗,最近雲嘉南的民調也開始顯示支持度下滑。所以在未來的半年,就要看賴清德是否能挽救民心,守住本命盤。
這次值得關注的民調是,講到2028領導人選舉。根據美麗島民調顯示,目前僅有三成的民眾表示支持賴清德連任,而高達54.9%表示不支持。所以我們後續要觀察,這個數字如果在未來半年內,未能回升,這將意味著賴的連任之路極度艱險。所以對於賴清德來說,在剩餘的三年執政,要如何挽回民心,最關鍵的莫過於要看他如何處理兩岸的危機,能源的短缺,停止意識形態治理台灣,用務實的態度,改善現在的施政疏失。而當務之急則是調整人事任命,以賢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