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反對黨全印度穆斯林聯盟委員會的主席阿薩杜丁·奧瓦伊西猛烈批評特朗普,稱印度政府在白宮「被小丑欺辱」。奧瓦伊西稱:「這是對我們主權和經濟地位的明確攻擊,日本將支付15%關稅,越南支付20%關稅,印尼關稅為19%,這將打擊印度在出口方面的競爭力。」
印度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創始人阿賈伊·斯里瓦斯塔瓦指出,特朗普在命令中提到,一旦各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關稅可能降低,「這不僅僅是一項關稅措施,更是一種施壓策略。」
斯里瓦斯塔瓦表示,印度正面臨嚴苛的待遇,沒有任何產品能夠得到豁免,「信息很明確:同意美國的地緣政治觀點並簽署協議,否則就要面臨全面的關稅——印度被當成了給其他國家的反面教材。」
他透露,當前的估算結果顯示,在截至2026年3月的本財年裡,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可能下降30%,從上一財年的865億美元下降至606億美元。他表示:「受影響最大的類別將是石油產品、藥品和電子產品……這些產品的共同特點是進口依賴度高,本地附加值低。」
特朗普已宣布對印度徵收25%的關稅,他還指責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和武器裝備,威脅對印度實施其他「懲罰」。
自今年2月以來,印度和美國一直在進行雙邊貿易談判,計劃到2030年將雙邊貿易額提高到5000億美元。印度希望在8月1日美國提高關稅的期限前達成一項臨時協議,但雙方在農業和乳制品領域存在很大分歧,印度拒絕全面開放這些市場。
印度學者拉傑·庫馬爾·夏爾馬表示,印度40%以上的勞動力依賴農業,這使得農民在印度選民中極具影響力,「農業在印度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開放農業和乳製品行業將對印度政府構成政治風險。特朗普正以更高的關稅針對印度,但印度不會同意任何一種無法向本國公眾交代的協議。」
對於美國的關稅政策,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戈亞爾表示,莫迪政府正在審查特朗普新關稅的影響,並收集印度出口商和行業團體的反饋,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