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美軍」
美國國防部推軍事管理架構改革,新設「關鍵重大武器系統直屬專案經理」(DRPM),由懷特中將晉升四星上將出任,直管B-21轟炸機、哨兵飛彈與神祕F-47戰機等戰略武器,應對中俄競爭,降低計畫延宕與成本失控風險。
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防衛省於 11 月 17 日向山口縣岩國市通報,部署於駐日美軍岩國基地的「堤豐」中程導彈發射裝置已撤走。作為日美大規模實戰訓練「堅毅之龍」的一部分,日本於 9 月在國內首次部署「堤豐」。據岩國市方面透露,日本防衛省曾表示會在 9 月 25 日訓練期結束後一周左右撤走。岩國市方面隨後表示,並未發現撤走的報告,「堤豐」仍呈部署狀態。
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試圖改變日本戰後安保政策的舉動接連不斷。據共同社 11 月 15 日報道,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高市早苗正探討在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時,對「無核三原則」進行修改。讓外界高度警惕的是,此舉不但將為美國在日本部署核武器「松綁」,而且更可能推動日本右翼在「擁核」的道路上冒險。
日本共同社15日引述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首相高市早苗正在探討伴隨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期間同時審視「非核三原則」的可能性,其出發點是要確保在「有事」(日文語境的緊急狀况)下美軍攜核船舶可停靠日本。報道指如果落實,作為唯一遭受原子彈攻擊國家的日本,其一貫推動「無核武世界」的主張將出現倒退,勢必引發國內外批評。最大在野立憲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呼籲高市政府堅守「非核三原則」。
《華爾街日報》根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計劃透過名為「驗證後最終用途」(VEU)的授權系統,使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得以履行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承諾,在促進稀土及其他受限材料的出口的同時,確保它們不會流入美國軍方供應商手中。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報道,2023年5月26日,一架美國空軍飛機在南海上空執行例行偵察任務時,一架中國戰機在危險接近處傾斜飛行。幾個月前,在同一海域,一架中國戰鬥機距離一架美國軍用飛機僅約六米,迫使後者採取規避行動。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證實,隸屬於美軍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 CVN-68)的一架MH-60R「海鷹」(Sea Hawk)直升機與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戰鬥攻擊機,於當地時間26日下午在南海接連墜海,僅時隔30分鐘的時間。所幸兩起事故中共5名機組人員均已安全獲救,目前健康狀況穩定。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陸軍14日公布「雅努斯計畫」(Janus Program),目標是在2028年前為基地提供微型反應爐。這些反應爐的輸出功率低於20兆瓦,僅為大型現代核反應爐的一小部分,但體積小、可由貨船或飛機運輸,發電量足以供應一個小鎮。現代戰爭電能已經是不言而喻的關鍵,核能是一種發電量大,而且供電穩定的能源,美國計劃未來在美軍基地建立小型核電設施。
美軍 3 架 B-52 轟炸機 15 日部署至委內瑞拉沿海國際空域,此舉被視為對委施壓。近期美以打擊販毒為名,頻繁在委附近海域開展軍事行動。
據共同社10月5日報道,駐韓美軍正試圖將任務範圍由防禦朝鮮擴大至「威懾中國」,但韓國與中國在地理上鄰近且經濟聯繫緊密,韓方強烈擔憂美軍此舉引發不必要的誤解和反彈。韓國總統李在明已對此明確表示不滿。
台灣軍方向美國增購的500枚愛國者三型增程型飛彈(PAC3-MSE)規劃在明年完成交運及部署作業,首批飛彈據傳將會在今年底運抵台灣,並部署於花東地區,強化東部空防戰力。
據美軍媒體整合平台DVIDS網站新聞稿,在美國海軍五大湖區後備戰備暨動員指揮部(REDCOM GL)的召集下,美國海軍中西部地區共14個後備動員中心(Navy Reserve Centers,NRC)領導層,9月25日舉行會議,傳達包括明確備戰目標、加速動員程序以及確保後備戰力水準等重點,凸顯美軍目前不再將印太地區戰爭視為遙遠概念,而是迫切需求的現實,因此除了現役約33萬兵力之外,一旦爆發重大衝突,美軍計畫「可能須在30天內完成5萬後備海軍官兵的動員」,會議簡報則特別指出美國對包括日、韓以及關島的防衛承諾,凸顯出在美軍評估之中,前述地區可能在衝突中成為焦點。
美軍將官奉召聚會之後,第三位上將「劈炮」不幹!據美軍官方賬號3日宣佈,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布萊恩·芬頓於當地時間2日下午宣佈辭職。他是繼美國空軍上將托馬斯·比西爾之後又一個在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召集全軍將領開會後辭職的高級將領。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司令比西爾(Thomas A. Bussiere),本週因「個人與家庭因素」宣布退休。他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與妻子芭布(Barb)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了此項艱難決定。據悉,這是自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多位高階軍官相繼下台的最新案例。
9月22日,中國大陸官煤首度公開殲-15T、殲-35與空警-600三型艦載戰機在福建艦航母彈射起飛與攔索降落的影片,引起各方關注。如果說93閱兵直播是給美國特朗普總統等外行人看熱鬧的典禮現場,這段8分多鐘的影片就是給美國「戰爭部」與印太司令部專家們仔細檢視的紀錄片。畫面直擊細節,包括升降機的起降、放飛小組的手勢、空警-600折疊機翼的展開、可推測數量的戰機編號特寫、可推測攔截索效率的降落時海上遠景,甚至還有不同角度的重播。想讓觀眾看清楚的程度,已經到了「貼心」等級。
根據美國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報導,在歷經長達兩年的艱苦談判後,美國五角大廈與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9月29日晚間終於敲定一筆總價值約243億美元的巨額合約,採購296架F-35匿蹤戰鬥機。根據五角大廈的合約公告,這筆涵蓋第18與第19兩個生產批次的龐大訂單,旨在滿足美國本土與海外盟邦的強勁需求。
根據軍事網站《Army Recognition》29日報道,中國已正式動工打造其第四艘航空母艦,同時也是第一艘核動力航艦。這艘排水量高達11萬噸級的「紅色巨獸」,其所有設計指標,都是衝著美軍現役最強的「福特級」(Ford-class)航艦而來,象徵著中國已正式吹響挑戰美國全球海上霸權的號角。
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報道,美國空軍部長梅因克(Troy Meink)週二(23日)坦言,美軍戰機妥善率低的可憐,幾乎只有一半能飛!他認為,美空軍必須將有限的維護資源,集中投入能夠在高威脅空域中生存的機型,否則戰力將受到嚴重影響。
路透社9月25日援引消息稱,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思已召集全球各地的美國高級軍官下周在弗吉尼亞州匡提科(Quantico)會面。美國軍事領導層齊聚一堂,實屬罕見。有消息人士稱,目前尚不清楚赫格塞思為何為此倉促地下達召集令,這已經在預期出席者中引發不確定性。「五角大樓頒發緊急召集令,要求全球美軍將領下周集體到美國弗州開會!」此消息一出,立即登上各大外媒頭條,攪得美軍內部人心惶惶。
北美防空司令部 25 日證實,美軍 24 日緊急升空攔截 4 架阿拉斯加附近俄戰機,包括 2 架圖 - 95 與 2 架蘇 - 35,俄機未闖領空,俄方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