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拒絕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出訪中南美洲期間過境紐約。美國眾院前議長、眾議員佩洛西28日在臉書上表示,「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代表美國在面對台灣議題上,可以被霸凌到噤聲」。
佩洛西聲稱,「美國參眾議院數的跨黨派議員數十年來,依照台灣關係法,堅定支持台灣的民主。美台關係攸關全球和地區的安全,也攸關到美國的經濟,確保台灣海峽的商業暢通,同時攸關美國的道德,永遠支持民主勝過獨裁」。佩洛西續稱,「希望特朗普拒絕賴清德過境,不代表美國對台政策將做出危險的改變」。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拒絕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出訪中南美洲期間過境紐約。美國眾院前議長、眾議員佩洛西28日在臉書上表示,「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代表美國在面對台灣議題上,可以被霸凌到噤聲」。
佩洛西聲稱,「美國參眾議院數的跨黨派議員數十年來,依照台灣關係法,堅定支持台灣的民主。美台關係攸關全球和地區的安全,也攸關到美國的經濟,確保台灣海峽的商業暢通,同時攸關美國的道德,永遠支持民主勝過獨裁」。佩洛西續稱,「希望特朗普拒絕賴清德過境,不代表美國對台政策將做出危險的改變」。
與此同時,賴清德辦公室28日表示,賴清德近期無「出訪」計劃。賴清德原計劃於8月「出訪」台當局在拉丁美洲的三個所謂「邦交國」——巴拉圭、危地馬拉和伯利茲,並在往返途中經停美國紐約和達拉斯。據悉,賴清德方面曾接洽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希望出席該機構在紐約主辦的一場活動。
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已經告知賴清德,不得在前往拉美途中「訪問」紐約。但尚不清楚美方只是禁止賴清德「訪問」紐約,還是完全不允許其經停美國。 知情人士透露,賴清德是在被告知不得「訪問」紐約後,才決定取消整個行程的。另一名知情人士則否認「取消行程」,聲稱賴清德的「出訪」計劃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繼續規劃,並考慮在得克薩斯州和另一個美國本土城市停留。
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這一決定表明,他們不希望此事影響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談判。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項目」負責人葛來儀提到,這讓人想起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的情形,當時他推遲了對台軍售,還因為時任美國國務院官員黃之瀚竄訪台灣一事大發雷霆。
就賴清德計劃過境美國一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7月16日表示,堅決反對賴清德以任何由頭、任何形式「過境」竄美。美方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不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7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回答外媒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他再次重申,「我要強調的是,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堅決反對台灣地區領導人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竄美。這一立場是一貫、明確、堅定的。希望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共同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緬甸發生強震,中國第一時間啟動人道救援行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致慰問電,並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中國多支救援隊也抵災區。相較之下,美國的援手卻不見蹤影。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駐緬甸大使館3月31日確認,緬甸強震中中國公民有1人遇難,15人受傷。
特朗普重返白宮,其第一任期發起的臭名昭著的反華「中國行動計劃」又死灰復燃。據美國《印第安納學生日報》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3月28日突擊搜查了印第安納大學知名華裔教授王曉峰及其妻子馬念麗位於布盧明頓和卡梅爾的住宅。
解放軍東部戰區4月1 日開始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在台灣周邊艦機多向抵近台灣,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解放軍對台軍演進入第2天,正式公佈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4月2日將於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簽署行政命令,向全球185個國家開徵對等關稅。他表示,美國將對所有進口貨品徵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4月5日凌晨12時後生效;另對美國部份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4月9日凌晨12時後生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戰」延燒台灣,課徵32%關稅,對各行各業造成很大衝擊,台灣行政部門4月4日宣布將投入880億元台幣(工業700億,農業180億,下同),針對九大面向、提出20項協助方案。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月4日發布公告,反擊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大陸加徵34%「對等關稅」,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