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報道,以色列連續三天對敘利亞軍隊發動攻擊,週三(16日)更兩次轟炸敘利亞國防部,並擊中了總統府附近,導致部分大樓倒塌,敘利亞官員稱以色列的空襲已造成1人死亡18人受傷。德魯茲人對於以色列襲擊敘利亞軍方表示鼓舞。
西方媒體認為,這項衝突起自一起「德魯茲人綁架案」,後續引發德魯茲人與貝都因人的族群衝突,敘利亞政府為平定衝突,派安全部隊進駐德魯茲人居住的蘇偉達地區。
根據《路透社》報道,以色列連續三天對敘利亞軍隊發動攻擊,週三(16日)更兩次轟炸敘利亞國防部,並擊中了總統府附近,導致部分大樓倒塌,敘利亞官員稱以色列的空襲已造成1人死亡18人受傷。德魯茲人對於以色列襲擊敘利亞軍方表示鼓舞。
西方媒體認為,這項衝突起自一起「德魯茲人綁架案」,後續引發德魯茲人與貝都因人的族群衝突,敘利亞政府為平定衝突,派安全部隊進駐德魯茲人居住的蘇偉達地區。
敘利亞政府的這項舉動引發以色列的不滿,認為敘利亞違反先前簽署的軍事部署原則,因此,對敘利亞政府軍發動攻擊,轟炸在蘇偉達附近區域的軍隊與軍事設施及位在大馬士革的國防部。
以色列襲擊敘利亞國防部引發全球關注,美國與聯合國都表示將介入這次的衝突。美國國務卿盧比歐週三晚間在X上發文表示,「已與敘利亞衝突各方接觸,以便在今晚結束令人不安與恐懼的局勢。」
在以色列的轟炸下,敘利亞政府軍已撤離蘇偉達地區,敘利亞南部目前已達成停火協議。這也是自五月以來以色列首次襲擊大馬士革,並連續第三天對敘利亞軍隊進行空襲。
德魯茲人信奉伊斯蘭教,是什葉派的其中一個分支,主要居住在被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佔領德蘭高地上。根據《BBC》的報道,在敘利亞近14年的內戰期間,德魯茲人長期處於不穩定的地位,並在敘利亞南部成立自己的民兵組織。
而自去年12月阿薩德政權倒台以來,德魯茲人一直在與大馬士革的伊斯蘭主義政權進行談判,試圖獲得某種形式的自治。但他們尚未達成協議,明確與新成立的敘利亞政府的關係,對安全部隊駐進蘇偉達地區德魯茲人普遍持泛對意見,顯示出德魯茲人與新政府在宗教認同的分歧所產生的分離主義。
根據《英國衛報》的報道, 敘利亞政府軍進入蘇偉達地區後,一些有關侵犯人權的報道開始出現,槍擊事件頻傳,然而在無法區分是民兵、政府軍、貝都因人的情況下,居民不敢出門,甚至看到親人在路上被槍殺,也不敢去收屍,深怕成為下一個槍擊的對象,目前尚不清楚是誰對平民實施虐待行為。
即使敘利亞總統沙拉一再強調,不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並稱以維護德魯茲人為優先事項,然而,蘇偉達地區的衝突已引發中東地區國家的憤怒。
近年來,德魯茲人和貝都因人之間的暴力衝突屢見不鮮,這是必須受到重視的族群與人道問題,但為什麼經常發生的族群暴力會循速擴大至以色列與敘利亞之間的衝突?
首先,在阿塞德政府倒台後,以色列軍隊對敘利亞的軍事設施發動了數百次空襲,並入侵敘利亞南部,佔領大片領土。
德魯茲人作為少數民族,基於地理位置處於三國領土主權爭議地帶,在對政府缺乏信任的情況下,維護德魯茲人成為以色列對敘利亞發動攻擊的理由。
以色列雖然強調攻擊敘利亞是作為非軍事化承諾的警告, 然而部分敘利亞和黎巴嫩的一些德魯茲派人士認為,「以色列試圖透過煽動宗派分裂,以推進其在該地區的擴張主義野心。」
以色列以「維護少數族群權益」作為乾預他國內政的理由,這樣的行為在國際間的看法不一,一部分是更強調敘利亞政府侵害少數族群的人道問題,另一部份聲音是對以色列侵害他國內政的聲音更大。歐洲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科斯塔在 X 上發文稱,「敘利亞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需要得到尊重」,土耳其外交部則將以色列對大馬士革的攻擊稱為「破壞行為」。
然而這起事件交織著宗教、國家與族群的複雜性。德魯茲少數族群的認同與地位、以色列乾預他國內政及非法使用武力、中東根深蒂固的宗教派系的分歧,都應該各自獨立看待。「當衝突的時間久了,人們總是忘記衝突的宗旨與本質」,要避免衝突發生與擴大,就更應該釐清為了什麼而戰。
據央廣網報道,伊朗國家電視台13日表示,以色列當天凌晨襲擊了位於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納坦茲的核設施,目前「沒有核污染的跡象」。另據伊朗官方通訊社報道,位於納坦茲的核設施當天發生爆炸。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台13日報道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13日凌晨被以色列暗殺。在以色列此次對伊朗的空襲中,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穆罕默德·巴蓋里或已身亡。
據新華網報道,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6月14日在社交媒體公佈一架被伊朗擊落的以色列F-35戰機殘骸照片。照片於夜間拍攝。照片中,戰機殘骸仍在燃燒,機上印有以色列空軍標誌。據伊朗媒體13日晚報道,伊朗防空系統當天擊落兩架以色列F-35戰機,並俘獲一名飛行員。
綜合新華社等媒體報道,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14日發佈的視頻顯示,以色列國防軍總部所在的基里亞軍事基地遭遇空襲。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3日晚,伊朗向以色列發射大量導彈,目標包括位於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基里亞軍事基地。基里亞軍事基地是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部等軍事機構所在地。一名在特拉維夫現場的福克斯記者拍下了基里亞基地周邊遇襲的畫面。這名記者稱,基里亞基地相當於「以色列的五角大樓」。
伊朗國營媒體法斯通訊社十四日報導,伊朗軍方高層官員聲稱,這場衝突不會停止,伊朗打擊行動將持續;戰火在未來幾天將擴及以色列政權「占領」的所有地區和「(中東)區域內的美軍基地」。
伊朗反對派消息來源未經證實的報道稱,6月16日下午4點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在以色列對德黑蘭的襲擊中喪生。伊朗反對派電報頻道稱,其死訊將在未來48小時內正式公佈。這些說法尚未得到任何獨立或官方消息來源的證實。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持續,以軍16日空襲伊朗國營媒體「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台」(IRIB),爆炸造成新聞直播中斷。IRIB遭受空襲時,一名女性新聞播報員正猛烈抨擊以色列,爆炸發生後,直播畫面顯示,從電視台演播室內傳出爆炸巨響並升起濃煙,播報員被迫中途離開轉播台。社群流出畫面可見現場瞬間瀰漫煙霧,而電視台的位置也炸出沖天烈焰。
以色列與伊朗軍事衝突踏入第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呼籲伊朗「無條件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又聲稱美方確切掌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藏身地點,形容他是「容易攻擊的目標」,但暫時不會將他擊殺。特朗普強調,不希望再有導彈襲擊平民或美軍,他恐嚇:「我們的耐性正在消耗。」
據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報道,伊朗國營電視台警告,今晚(6月18日)將有一個令世界銘記數世紀的驚人事件發生。以色列上周突襲伊朗,空襲精準轟炸重創其軍事、核子相關人員及設備,伊朗亦展開報復互相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