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0歲的李女士(化名),坐飛機從新西蘭一城市飛往廣州,誰知剛落地10分鐘不到就暈倒了,經過緊急搶救送醫,仍不幸離世。令人沒想到的是,"奪命元兇"竟是——肺栓塞。
據廣東廣播電視臺,7月3日,李女士暈倒後,機場醫生對她進行了急救,隨即送往附近醫院。
近日,30歲的李女士(化名),坐飛機從新西蘭一城市飛往廣州,誰知剛落地10分鐘不到就暈倒了,經過緊急搶救送醫,仍不幸離世。令人沒想到的是,"奪命元兇"竟是——肺栓塞。
據廣東廣播電視臺,7月3日,李女士暈倒後,機場醫生對她進行了急救,隨即送往附近醫院。
據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白雲醫院ICU主任彭醫生介紹,李女士乘坐了大約11小時的飛機,送到醫院時,已經出現心室顫動,隨後心跳停止,經過搶救後宣佈死亡。醫生推測這是由肺栓塞引發的心跳呼吸驟停。
據瞭解,臨床上有一種疾病叫「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最常表現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嚴重情況下可導致休克或猝死。
因其危險因素之一是久坐不動,而長途旅行,乘坐長途客車、火車硬座,特別是乘飛機經濟艙時都會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所以醫學上也把這種現象稱作「經濟艙綜合征」。
另外,肥胖、妊娠期婦女和吃了口服避孕藥、腫瘤病人等身體處於高凝狀態的人群也要特別注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醫生解釋,長時間坐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會影響下肢靜脈的回流。如果再有一些基礎的血管問題,就可能引發下肢靜脈血栓。栓子一旦脫落,就會出現危及生命的肺動脈栓塞。
其實,類似事件已不止一次發生,深圳此前也出現過多起。
返深在高速上堵了12個小時,女子出現了心跳驟停。
2025年春節後,從湖南返回深圳的李阿姨在高速上堵了12個小時。在抵達深圳後的第二天開始,李阿姨出現左腿腫脹、呼吸困難、胸痛的症狀,第三天仍未緩解,於是家人撥打了120求救。抵達龍華區人民醫院後,醫生監測到李阿姨血氧非常低,緊接著出現了心跳驟停,好在搶救及時,才挽回了一條命。
李阿姨平時身體好好的,沒什麼基礎疾病,怎麼會突然病危?
原來背後的罪魁禍首是下肢深靜脈血栓遊走到了肺部,導致患者出現急性肺動脈栓塞。
據深圳市寶安區松崗人民醫院消息
2024年2月,一天之內,該醫院急診接診了2位因在院外發生呼吸心跳驟停,而搶救無效死亡的患者。經過瞭解後,醫生發現這兩名患者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兩人返深均乘坐了長途的汽車,下車時突發暈厥,繼而呼吸心跳驟停。
醫生推測:這兩人猝死的最大可能就是肺栓塞。
而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會更加普遍。無論是開車、坐車、辦公,還是臥床休息、打麻將、看電視、玩遊戲,如果下肢長時間不活動,都可能引起深靜脈血栓並引發肺栓塞。
相信看到這裏,大家也明白了,真正危險的是「宅」!
久坐、久臥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常見的肺栓塞發病誘因之一。連續3個小時以上的久坐會大大增加患血栓的風險,所以“動起來”才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此外,有血栓病史或乘機前曾大量飲酒、吸煙、過多進食油膩食物,也容易患病。在夏季旅行高峰期,乘坐飛機、火車、汽車出行較多,須注意適度活動,多喝水,減少“經濟艙綜合征”患病風險。
那麼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避免此類情況發生?
如果不想被「栓」住,可以記住這四個字——
「動」
不管是飛機還是坐火車,長時間久坐時,可適當多走動,適當做伸腿運動,避免下肢血流瘀滯。也可以站在座位邊,踮起腳尖,抬起後腳跟,每次動作持續幾秒鐘,10-15次為一組。使腿部肌肉收縮,把血液壓向靜脈,避免產生血栓。
「飲」
千萬不要因為在乘坐飛機或者火車等交通工具,上廁所麻煩就少喝水。多飲水可以稀釋粘稠的血液,同時通過喝水和勤上廁所被動改變坐姿,坐坐、站站、走走,一舉兩得。
「穿」
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乘客,可穿著醫用彈力襪。相應研究表明,該措施可以降低該疾病的發生率。
「藥」
血栓性疾病患者和高凝血症患者需根據自身疾病情況,選擇服用一些抗凝的藥物。
緬甸發生強震,中國第一時間啟動人道救援行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致慰問電,並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中國多支救援隊也抵災區。相較之下,美國的援手卻不見蹤影。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駐緬甸大使館3月31日確認,緬甸強震中中國公民有1人遇難,15人受傷。
特朗普重返白宮,其第一任期發起的臭名昭著的反華「中國行動計劃」又死灰復燃。據美國《印第安納學生日報》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3月28日突擊搜查了印第安納大學知名華裔教授王曉峰及其妻子馬念麗位於布盧明頓和卡梅爾的住宅。
解放軍東部戰區4月1 日開始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在台灣周邊艦機多向抵近台灣,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解放軍對台軍演進入第2天,正式公佈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4月2日將於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簽署行政命令,向全球185個國家開徵對等關稅。他表示,美國將對所有進口貨品徵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4月5日凌晨12時後生效;另對美國部份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4月9日凌晨12時後生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戰」延燒台灣,課徵32%關稅,對各行各業造成很大衝擊,台灣行政部門4月4日宣布將投入880億元台幣(工業700億,農業180億,下同),針對九大面向、提出20項協助方案。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月4日發布公告,反擊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大陸加徵34%「對等關稅」,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