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取代美元?專家剖釋全球貨幣格局:機遇與挑戰並存

avatar

屈機TV

新聞傳媒
作者:

屈機TV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近期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聲稱,美國特朗普政府「反覆無常的政策」為歐元強化國際地位提供「絕佳機會」,引發全球對貨幣體系變局的熱議。香港時事評論節目《屈機頭條》邀請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陳杰博士、《藍莓日報》資深傳媒人王善勇及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陳鳳翔,從歷史經驗、地緣政治及經濟數據多角度剖析「歐元取代美元」的可能性,並探討人民幣在國際清算體系中的崛起勢頭。

歐元的「黃金時代」已逝?專家指歐盟錯失關鍵機遇

陳杰博士指出,歐元曾與美元並列國際貿易報價貨幣,但歐盟長期跟隨美國政策,在貿易戰、能源危機及難民問題中喪失主動權,現今國際支付占比僅 22%(美元 50%),「拉加德的發言更似對錯失黃金時代的傷感回望」。

陳杰博士指出,歐盟自成立以來屢次錯失成為「偉大政治體」及「強勢貨幣主導者」的機會。他以早年國際貿易報價為例,稱歐元曾與美元並列主要貨幣,但近年在國際支付中占比銳減至 22%(美元仍占 50%),反映其國際化進程嚴重倒退。他批評歐盟「長期跟隨美國腳步」,在貿易政策、能源安全及難民問題上內憂外患,尤其在美歐貿易戰及對俄制裁中「淪為美國棋子」,導致工業成本高企、經濟發展動能不足。「拉加德的發言更像是『傷感的回望』,歐盟錯過的不只是機會,更是戰略自主的決心。」

挑戰美元霸權?歷史教訓顯示代價慘重

王善勇以日圓廣場協議、IMF 前總裁卡恩「性醜聞」事件為例,強調「任何威脅美元地位的行為必招美國報復」。他質疑拉加德「歐元崛起論」實為「政治作秀」,直指歐盟受制于 SWIFT 系統及美歐軍事同盟,難以真正獨立。

王善勇以「美元獵殺」的歷史案例警示歐元潛在風險。他提到,1980 年代日本經濟騰飛威脅美元地位,美國以「廣場協議」強逼日元升值,導致日本陷入「迷失三十年」;2011 年 IMF 前總裁卡恩因推動特別提款權(SDR)取代美元,遭美國以性醜聞罪名逮捕,最終政治生命終結。「任何威脅美元霸權的舉動,都會招致美國瘋狂反擊。」他質疑拉加德的「歐元崛起論」不過是「政治表演」,指出歐洲央行實際受制于美國金融體系,「SWIFT 清算系統、美歐軍事同盟等枷鎖未解,歐元談何取代美元?」

數據揭示現實:歐元與美元差距懸殊,人民幣成另類亮點

陳鳳翔以數據指出,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 57.8%,歐元僅 20%,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已達 SWIFT 規模 10%,且在「一帶一路」貿易中廣泛使用。「俄中歐元計價協議因美歐制裁破局,反襯人民幣計價的穩定性。」

陳鳳翔從貨幣功能維度分析,指出美元當前占全球外匯儲備 57.8%、國際貿易計價 90%,而歐元分別僅 20% 及 22%,「從 20% 到 57.8% 的差距,遠非美國短期動蕩所能彌補。」他特別強調,人民幣雖未實現自由兌換,但其跨境支付系統(CIPS)規模已達 SWIFT 的 10%,且在「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中廣泛使用,「俄中能源貿易以歐元計價曾是歐元契機,但隨美歐制裁俄羅斯,該協議迅速破局,反襯人民幣計價的穩定性。」

節目中,嘉賓們亦提及美國債務危機、評級下調及國內政治分裂,認為美元霸權確實「搖搖欲墜」,但接班者並非內部鬆散的歐元,而是背靠強大實體經濟及科技實力的人民幣。陳杰強調:「貨幣競爭本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中國『富且強』的發展路徑,或將重塑 21 世紀貨幣秩序。」

貨幣格局變局下,觀眾需透視「權力遊戲」本質

是次討論聚焦國際金融體系變革,既拆解歐元「機遇論」背後的政治算盤,亦揭示美元霸權「護衛戰」的殘酷現實。嘉賓們一致認為,所謂「歐元取代美元」更像是歐洲的「戰略幻覺」,而真正的全球貨幣多極化,或將伴隨中國的和平崛起逐步顯現。

屈機頭條 EP214-2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推薦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環球打壓 中企命運最堅
avatar
陳鳳翔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