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許高市干預中國內政 不許中國領事強力反擊?

avatar

王善勇

傳媒人/記者
作者:

王善勇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東亞局勢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狂言驟然升溫。這位上任不久的右翼政客在國會公然宣稱,若「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生存危機事態」,暗示將行使集體自衛權介入台海。面對這種突破底線的干涉行徑,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以犀利言辭強硬回擊,卻引發日本及西方世界的集體指手劃腳。

這場軒然大波的背後,是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險惡圖謀,反映出西方世界長期以來的雙重標準,在國際秩序中強權邏輯與正義原則產生的激烈碰撞。高市早苗肆無忌憚地踐踏一個中國原則、挑釁中國核心利益時,日本政客對二戰侵略罪行諱莫如深,不斷對他國內政指手畫腳時,西方國家卻視而不見,反而圍攻中國的正當反擊,這就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東亞的和平穩定正面臨來自日本右翼勢力的嚴重威脅,而打破這種危局的關鍵,在於戳破偽善、正視歷史、堅守正義。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以犀利言辭強硬回擊高市早苗干預中國內政言論 (資料圖片)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及時作出回應,先是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對於擅自伸過來的那個骯髒的腦袋,唯有毫不猶豫地砍掉」

高市涉台狂言 為軍國主義招魂

台灣問題向來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日三邊關係中不可觸碰的紅線,和二戰後國際秩序確立的重要成果。1945年台灣光復,標誌著日本殖民統治的徹底終結,印證了台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法理與史實。中日建交以來,四個政治文件反覆確認一個中國原則,日方明確承諾不干涉中國內政,這是中日關係得以正常發展的政治基礎。

然而,高市早苗在2025年11月7日的日本國會發言,徹底撕毀了這一基礎。她公開將台海局勢與日本「生存危機」綁定,暗示將動用自衛隊介入台灣問題,這在日本戰後政治史上是極為罕見的。當被要求撤回相關言論時,高市早苗不僅拒絕,反而辯稱這是「政府既有見解」,是作為自衛隊最高指揮官「必須設想的各種情境」。這種強硬姿態背後,是日本右翼勢力長期以來的軍國主義復活企圖,是對國際秩序的公然挑釁,它已經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絕非一時衝動,而是其右翼政治立場的必然體現,更是背後「影武者」麻生太郎等極右翼勢力的政治意圖的公開宣示 (資料圖片)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絕非一時衝動,而是其右翼政治立場的必然體現,更是背後「影武者」麻生太郎等極右翼勢力的政治意圖的公開宣示。作為日本戰後右翼勢力的核心人物,麻生太郎向來主張「日本軍國主義並非侵略」,頻頻參拜靖國神社,公開否認南京大屠殺等歷史事實。高市早苗作為安倍晉三的政治門徒,不僅繼承了其右翼政治主張,更在推動日本軍事鬆綁、突破和平憲法方面與極右翼麻生太郎亦步亦趨。此次涉台言論,本質上是日本右翼勢力試圖以台海問題為突破口,進一步推動軍國主義復活、實現「軍事正常化」的戰略步驟。

從歷史維度看,日本對台灣的野心由來已久。甲午戰爭後,日本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割佔台灣,進行了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在台灣實施殘酷的政治壓迫、經濟掠奪與文化同化政策,屠殺了數十萬台灣同胞,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

二戰結束後,日本並未像德國那樣對戰爭罪行進行深刻清算,反而通過保留天皇制度、包庇戰犯、淡化侵略歷史等方式,為軍國主義復活埋下伏筆。隨著中國的崛起,日本右翼勢力日益焦慮,試圖通過介入台海問題阻撓中國統一大業,重拾昔日殖民帝國的迷夢。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正是這種危險傾向的集中爆發。

中方強硬反擊是維護國家主權的正當之舉

面對高市早苗的公然挑釁,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及時作出回應,先是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對於擅自伸過來的那個骯髒的腦袋,唯有毫不猶豫地砍掉」,他進一步強調「『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是一部分愚蠢的日本政客選擇的一條自取滅亡之路」,敦促日本「恢復一點理智和守法精神」。這一系列回應,被日本方面炒作為「殺害預告」,要求中方道歉並驅逐薛劍,西方媒體也紛紛跟風指責中方「言論不當」「破壞外交規範」。

事實上,中方的反擊完全是正當合理的自衛之舉,是對日本干涉行徑的必要回應。首先,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任何外國勢力都無權干涉。高市早苗的言論不僅違背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更違反了《聯合國憲章》中不干涉內政的基本原則,是對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嚴重侵犯。在這種情況下,中方官員以強硬言辭表明立場,既是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嚴正警告,無可指責。

中方的回應並未超出外交抗議的合理邊界。薛劍領事的言論措辭犀利,本質上是一種強烈的政治表態,旨在揭露日本干涉中國內政的險惡用心,警告其不要輕舉妄動。相比之下,日本首相的涉台言論則是具有實質性危險的政治主張,直接威脅台海和平穩定與中日關係大局。兩者性質完全不同:一方是捍衛國家主權的正當發聲,另一方是干涉他國內政的危險挑釁;一方是言辭上的強硬警告,另一方是行動上的危險預謀。日本及西方世界對此視而不見,反而指責中方「反應過度」,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中方的反擊體現了中國人民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意志。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任何企圖分裂自己國家的勢力,任何企圖干涉中國統一大業的外部勢力,都將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都將付出沉重代價。中國駐日領事的強硬回應,正是這種堅定意志的集中體現,向世界傳遞了明確信號:中國決不允許任何國家以任何形式干涉台灣問題,決不允許任何分裂國家的圖謀得逞。

中國外交部和駐日大使館也相繼作出強烈反應。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明確指出,高市早苗的言論「性質和影響極其惡劣」,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中國駐日大使館強調,「任何試圖插手和阻撓中國統一大業的圖謀,都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只會引火燒身,自食惡果」。這一系列回應層次分明、立場堅定,既體現了中方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也保持了外交鬥爭的節奏與分寸,完全符合國際慣例與外交規範。

西方的雙重標準令指責「蒼白無力」

在高市早苗涉台言論引發的風波中,日本及西方的雙重標準暴露無遺。當高市早苗公然干涉中國內政、暗示武力介入台海時,西方媒體大多輕描淡寫,甚至將其解讀為「日本維護自身安全的正當舉動」;而當中國領事作出強硬回應時,這些媒體卻紛紛跳出來指責中方「言辭粗暴」「破壞地區穩定」,日本政府更是大張旗鼓地提出「強烈抗議」,要求中方「懲罰相關官員」。這種鮮明的對比,充分暴露了西方世界在國際事務中根深蒂固的雙重標準,也揭示了其維護霸權秩序、遏制中國崛起的真實意圖。

日本的雙重標準,恬不知恥已經是「世界級水準」。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本應深刻反省戰爭罪行,恪守和平憲法,不干涉他國內政。但事實上,日本不僅長期淡化侵略歷史,拒不承認南京大屠殺、731部隊人體實驗等罪行,反而頻頻在地區事務中挑事,干涉他國內政。

近年來,日本不斷突破和平憲法限制,擴大自衛隊職能,增加軍費開支,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結成軍事同盟,積極參與地區軍事演習,其軍國主義復活的傾向日益明顯。此次高市早苗涉台言論,正是日本對外干涉野心的集中體現。

可笑的是,日本一方面對中方的強硬回應大驚小怪,指責其「不符合外交禮儀」,另一方面卻對自己的干涉行徑諱莫如深,甚至將其包裝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完全是霸權主義與強權邏輯的體現。

日本困獸之鬥背後的黃粱美夢

高市早苗的涉台狂言,看似囂張跋扈,實質上是日本面對歷史、現實與未來的三重焦慮,是其軍國主義復活迷夢與賭徒基因共同作用下的困獸之鬥。如今的日本,在對華強硬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跳脫程度甚至超過了美國,這背後是歷史恐懼、地緣焦慮與戰略投機的深度交織。

歷史恐懼是日本右翼勢力瘋狂反華的根本原因。14年侵華戰爭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造成了數千萬中國平民死亡,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二戰結束後,德國通過紐倫堡審判徹底清算納粹罪行,總理下跪懺悔贏得世界諒解;而日本的東京審判卻草草收場,天皇制度得以保留,大部分戰犯逍遙法外,甚至很多戰犯後代躋身政壇核心。更為嚴重的是,日本從未從根源上承認侵略罪行,反而通過修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等方式,淡化侵略歷史,向年輕一代灌輸錯誤的歷史觀。

隨著中國的崛起,日本右翼勢力日益恐懼。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背負著血債,一旦中國主導亞洲秩序,等待他們的將是歷史的公正清算。這種恐懼感,讓日本右翼勢力變得越來越瘋狂,他們試圖通過擴充軍備、介入地區事務、遏制中國崛起等方式,逃避歷史責任。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正是這種歷史恐懼的集中爆發,是日本右翼勢力試圖通過挑釁中國來轉移國內矛盾、實現軍國主義復活的險惡圖謀。

地緣焦慮是日本積極介入台海問題的重要動因。日本作為一個彈丸島國,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天生缺乏安全感,「大陸情結」根深蒂固。從古代倭寇襲擾中國沿海,到二戰時期侵略中國、掠奪東南亞,日本始終試圖通過對外擴張來擺脫島國宿命。二戰後,日本依附於美國,成為其亞太體系的「小弟」,在美國的庇護下實現了經濟復興,一度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近年來,美國的衰落有目共睹,中東撤軍、阿富汗潰敗、國內黨爭撕裂等事件,讓日本對美國的「保護傘」產生了質疑。日本擔心,一旦美國從亞太地區收縮,失去庇護的日本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將毫無還手之力。中國只需在南海、東海適度管控航道,就可能導致日本經濟陷入休克;而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日益走近,更讓日本擔心自己會被亞洲邊緣化,徹底淪為「孤島」。這種地緣焦慮,讓日本比美國更急於遏制中國發展,也更願意冒險介入台海問題。

戰略投機與賭徒基因是日本敢於挑釁中國的直接驅動力。翻開日本近代史,可謂一部「賭國運」的歷史:甲午戰爭中,日本以小博大擊敗清朝,奪取台灣與巨額賠款,躋身列強;日俄戰爭中,日本再次賭贏,搶佔東北利益,成為亞洲霸主;二戰中,日本賭輸,淪為戰敗國,但這種「以小博大」的冒險思維卻深深植入了日本民族的骨髓。

日本精英階層認為,常規發展下遲早會被中國邊緣化,美國也並非可靠靠山,與其慢性死亡,不如再賭一次。日本的算盤是,利用自己扼守東亞出海口的地理位置優勢,成為美國亞太「離岸平衡」戰略的核心支點,通過挑動中美矛盾,將美國拖入亞太對抗的泥潭。

一旦中美爆發衝突,日本作為前線盟友,不僅能獲得天量軍事援助與技術轉移,還能搶佔戰後重建訂單,甚至趁機奪取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重新成為亞洲領袖。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正是這種戰略投機的具體體現,是日本企圖再一次「賭國運」的危險嘗試。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 有望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
avatar
藍莓日報
高市早苗能撐一年嗎?還是未知之數
avatar
藍莓日報
自民黨總裁選舉:小泉進次郎失利,哥哥小泉孝太郎稱鬆了一口氣,節目言論成焦點
avatar
藍莓小編
高市早苗開始人事布局 麻生太郎或任副手
avatar
藍莓日報
高市早苗上台 「拜鬼」成中日關係第一考題
avatar
王善勇
日本公明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 高市早苗女首相夢碎?
avatar
藍莓日報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史上首任女首相」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公佈內閣名單 優先應對生活成本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