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表示,騙案數字自2019年連續6年錄得升幅,不過近年升幅逐步回落。今年首9個月錄得32,142宗騙案,涉款56.4億元,警方已拘捕4,552人,他們涉嫌干犯詐騙或洗黑錢相關罪行。警方今年首9個月就1,124宗騙案,攔截15.7億元騙款,按年升27%。
警務處副處長(行動)葉雲龍表示,今年最大一宗騙案涉及一宗WhatsApp帳戶騎劫案,涉款1.45億。騙徒假冒一間公司職員,並利用深偽技術模仿其聲線,向受害人發放語音訊息,指示其將虛擬資產轉入另一個電子錢包。
警方表示,騙案數字自2019年連續6年錄得升幅,不過近年升幅逐步回落。今年首9個月錄得32,142宗騙案,涉款56.4億元,警方已拘捕4,552人,他們涉嫌干犯詐騙或洗黑錢相關罪行。警方今年首9個月就1,124宗騙案,攔截15.7億元騙款,按年升27%。
警務處副處長(行動)葉雲龍表示,今年最大一宗騙案涉及一宗WhatsApp帳戶騎劫案,涉款1.45億。騙徒假冒一間公司職員,並利用深偽技術模仿其聲線,向受害人發放語音訊息,指示其將虛擬資產轉入另一個電子錢包。
今年首9個月錄得32,142宗騙案,與去年同期幾乎一樣,涉款56.4億元,按年少7.7億元或12%。其中即時通訊軟件帳戶騎劫案及釣魚騙案,分別錄得47.2%及51.2%跌幅。不過,部份騙案錄得升幅。網上購物騙案是連續兩年佔比最多的騙案,今年錄9,569宗,按年升13.8%。值得注意是,網上求職騙案升幅最為顯著,比去年同期升40.3%。
葉雲龍表示,騙案數字仍然保持高位,又形容騙徒「緊握社會脈搏」,調整騙案手法,舉例說啟德接連舉行大型活動,騙案數字相應增加;至於求職騙案大多為「刷單騙案」,意指騙徒誘騙受害人購物以催谷銷量,聲稱稍後會發放購物金額及佣金,惟收款後逃之夭夭。
為了預防騙案,警方表示將升級「防騙視伏App」,其中會新增舉報種類,當市民收到懷疑詐騙短訊,可在「舉報」功能內上傳短訊畫面截圖,並貼上可疑的電話號碼或連結。舉報平台亦將引入AI分析引擎,判斷風險後會自動納入資料庫,若核實為詐騙網站,其標注警示顏色為紅色「高危有伏」。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警司林焯豪稱,以往警方以人手核實詐騙網站需時1至2小時,應用人工智能後,10分鐘內即可核實。
另外,通訊辦於2022年9月牽頭成立專責工作小組,與警方及主要電訊商打擊詐騙電話和短訊。截至今年9月,通訊辦共停止超過 7,800個本地電話號碼的電訊服務及封鎖超過逾7.7萬個詐騙網站。
另外,自推出實名登記制以來,截至今年9月,約530萬張電話儲值卡被拒絕登記,另外有約371萬張被取消登記。政府計劃進一步完善實名登記制,目標明年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法例修訂建議。具體建議措施包括將個人用戶可登記電話儲值卡的數量上限,由現時每人可向每間電訊商最多登記10張大幅減少至3張;將在沒有合法權限或沒有合理因由/辯解下不當使用他人登記的電話智能卡的行為刑事化。
相關推薦
愛爾蘭板棍球傳奇球星 DJ 嘉利,退役後因財務困境,2014 至 2022 年間佯裝患癌,以 iPhone 充電線偽造插管照片騙取多位知名人士金錢,7 月 2 日承認 10 項罪名,令人震驚。
曾經靠著「覃海洋未婚妻」的戲碼,刷足存在感的網紅「多肉飽飽」孫某某涉嫌詐騙,五十餘人受害,借款達數百萬。其以多種理由借錢,用租來的車輛抵押,警方已立案,案件待進一步辦理。
法籍男利馬在桃園以「黑紙變美金」詐騙施姓老闆 1700 萬,利用澱粉加優碘染黑真鈔、維他命 C 還原的化學把戲,現利馬被起訴,同夥在逃。
2025 年上半年新加坡詐騙損失 4.56 億新元,雖降 12.6% 仍令人擔憂。為加強打詐,當局擬修法對詐騙主謀、共犯等施 6 至 24 下鞭刑,個資防護不力也可能受罰,此舉大快人心。
柬埔寨、波別、垃圾桶、護照、詐騙、治安、韓國網友、聯合調查
荃灣楊屋道污水渠倒灌,排泄物湧出行人路,議員伍俊瑜緊急聯絡食環署及渠務署處理,並安排通渠公司疏通渠道,以解決環境衛生問題。
荃灣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討論眾安街與河背街交通改善措施,伍俊瑜議員建議加裝護欄、加強執法及改善交通標誌。會議亦討論駕駛人士因交通標誌混亂而接獲罰款的申訴,運輸署回應並承諾研究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