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在過去數日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轉變。10月9日中國宣佈一連串稀土管控措施後,美國上至總統特朗普下至貿易代表格里爾對中國一片討伐之聲。特朗普威脅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他還一度暗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元首會晤已無必要。特朗普口中的中國是「變得非常敵對」,通過限制稀土金屬和磁體的出口「挾持全世界」。美國貿易談判格里爾則抨擊中國此舉是「一場權力擴張的行動」,美方事前並未接獲任何通知。
但僅僅過了兩天,特朗普就改口了。10月12日他在社交媒體發文呼籲各方「別擔心中國」,並稱習近平「只是心情不好......他不希望自己的國家陷入蕭條,我也不希望美國這樣。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它」。
美國副總統萬斯同天較早前接受霍士新聞採訪時,形容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以反制北京稀土新規,已是「中美談判進行式」。「特朗普珍視與習近平的友誼,因此不希望動用手上的籌碼」。
美國財長貝森特10月13日接受霍士商業新聞網(Fox Business Network)採訪時也透露,中美雙方在周末進行了大量的溝通,「我們已經大幅緩和了緊張局勢」,相信習特會仍會如期舉行。「對華商品加徵100%關稅不一定要發生」。貝森特還提到,本周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期間,美國將與中國官員舉行「高層會晤」。他本人預計在特朗普與習近平會晤之前,在亞洲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舉行會談。
中國的稀土新規沒有撤回,但是美國的態度已經大不同。最大的驅動因素應該是美國市場震盪。特朗普威脅對華加徵100%關稅一度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單日下跌逾2%,創下自4月以來最大跌幅。然而短短兩天後,美方語調明顯轉柔。10月13日,科技股佔比較高的納斯達克指數領漲,漲幅達2.2%;道瓊斯指數則大漲630點,收漲1.4%。
在美國市場和政策同頻共振效應相當明顯。中美商界很難承受特朗普所說的100%關稅。
今年4月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之後曾一度引發美國股市債市匯率市場的三重波動,使得特朗普不得不宣佈暫停對等關稅90天。中美在5月12日達成日內瓦協議,本質上是中美非理性的上百%高關稅的破產。
關稅大棒不能砸暈對方,反而會引發連鎖反應。霸權不能隨心所欲,霸道不能毫無底線,這就是教訓。特朗普改口願意達成貿易協議,貝森特稱習特會將如期舉行,都是穩定市場預期的舉措。
美國9月12日、9月26日、10月8日接連發布的三大針對中國企業的制裁限制措施並沒有取消,中國的稀土管控措施也還在。中美都沒有讓步。未來如何談判解決稀土和晶片科技領域的分歧,是全新的較量。晶片科技戰誰輸誰贏尚未有定論。
貝森特說,美國政府「願意採取一切必要措施,調整任何所需姿態」來應對中國。萬斯說,美國總統手中的牌遠比中國要多。這些話並不是粉飾面子的口水。中國人應該意識到美國對華態度放緩並不是妥協、認慫、被中國稀土新規打懵。美國非常清楚局勢進展,不會在關稅大棒揮不起來後束手就擒,在優勢的晶片高科技領域很難不放手一搏。
在關稅戰上抗住了美國的壓力後,中國實際上根本沒有時間慶祝勝利,就必須奔赴下一場較量。現實就是,中美之間的戰略對抗壓力在持續釋放,從未減弱。有人形容目前中美博弈就好像「習近平在下圍棋 特朗普在玩『大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