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研創藝術公司則脫胎於王家的家庭產業。1979年,王家以裱褙、裝框起家,只是再普通不過的街坊小店。如今搜索這家企業,在結果頁的邊欄簡介里仍定義為「裝裱店」,下面掛著的唯一「產品」是一副價值約400元人民幣的畫作《偷窺》。當然,搜索引擎對家庭小店的忽視,並不能反映它的「奮鬥」。點進圖冊里瀏覽,除了部分客戶上傳的,更多的是王氏自己展示的新圖片和簡介視頻。里面還有結合手辦與繪畫的《灌籃高手》裝飾畫,是王苡儒大約在2021年的作品。
2012年,小店更名為王氏研創藝術有限公司,按王苡儒只言片語的回憶看,他在2013年就開始介入「創業」。後來,陸續成立「王氏研創」設計團隊以及「以勒藝術空間」。不過所謂藝術空間,只是大約在2016年,在同一地址里搞過個別小展。
觀察者網目前查到的王氏與台灣當局最早的關聯,可以追溯到10年前,是2015年9月公布的「二二八與新聞界受難者紀念特展」招標。採購單位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中標金額100萬元新台幣。對於家庭作坊來說,能夠有百萬級的中標,可是一件大事,特別是在此前經營不善的背景下。
2020年,王苡儒曾撰文回憶早期情況,稱「創業」時的全部積蓄,只有「不大不小的5萬塊」新台幣。「當時遭逢家中負債」,「在最困難之際,我只能硬著頭皮去從事完全陌生的行業,領著1萬8000元的最低工資。」「最後在不堪經濟壓力的負荷下,我毅然決然地辭掉工作,拿著存款里僅有的5萬元,從不到2坪的辦公桌開始,到如今70坪的辦公室,整整用了7年。」
他自稱「這一路上跌跌撞撞,認識了不少朋友和貴人」,但沒有具體指明。那看看2015年「二二八與新聞界受難者紀念特展」的策展人是誰呢?正是已多次策劃過特展的洪維健。不知道王苡儒與洪維健的聯系,是否有助於其認識更多「貴人」。2016年,王氏又中標了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的「打鐵英雄」特展項目,標價63.1萬元新台幣。
2018年4月,洪維健突然離世。同年,王氏還是中標了7月公布的「二二八紀念館影像紀錄與導覽」計劃,標價達106萬元新台幣。這里再次出現了一個「巧合」,此後,王氏的中標之路戛然而止。
經過幾年在「我的學習筆記」上歪曲民主與歷史的「積累」,王苡儒終於引起了某些方面的注意。2021年開始,他的「事業」有了一個明顯的爆發。當年在幕後介入「黑暴」亂港的香港某反華「書院」組織,2020年10月正式在台灣地區注冊。短短幾個月後,2021年2月王氏就負責起了「台灣撐香港」的活動主視覺項目。這不由令人想起,「老搭檔」廖斌洲與香港的聯系。
此後,王氏更「攀上高枝」,負責11月的2021年李登輝紀念音樂會主視覺設計,並包攬了2022至2024年的項目。特別是2022年9月以所謂「台日友好」為主題的音樂會後,王氏的官方賬號馬上發帖感謝李登輝基金會的執行長鄭睦群,以及李登輝次女、董事長李安妮的「錯愛」,解讀自己的設計思路是如何鼓吹「台日友好」,聲稱這「將成為世界羨慕的光輝」。
同一時期,突然冒出了神秘的「台南辦公室」。台南辦公室負責人陳凱傑,被國安部點名「直接從事反宣破壞活動」。在台北地區以家庭作坊起家的設計公司,為何會將觸角突然伸向遙遠的台南?
在公開資料中,台南辦公室幾乎沒有什麼信息,電子地圖的街景里,台南市莊敬路181巷25號呈現的仍是「覺明雜志社」,找不到什麼王氏的跡象。據公開資料顯示,《覺明雜志》是所謂「天德聖教」發行的雜志,這個地址同時還是教務中心,背後就是該教「念字聖堂」。
至少在2021年,王氏研創已出現在台南,並與「念字聖堂」產生某種聯系。當年8月該堂公布的法會照片,就是由王氏公司拍攝的。為「念字聖堂」完成社群網站的視覺設計、帖文規劃,以及雜志設計,則是2023年的事了。
局台南背後到底是誰的安排難以考證,但一些活動本身已能說明問題。反華「書院」組織在2022年12月,委托王氏研創藝術有限公司設置了「什麼是民主」的體驗教育展,地點就是其台南辦公室。該展甚至標榜「連小朋友也可以懂」,然而如前所述,對於這些曲解「白色恐怖」、誇讚「黑暴」的人來說,他們宣揚的所謂「民主」,自然是「連小朋友也要毒害」罷了。
也是在這一年,王苡儒在邪路上越走越遠,同時攫取了更多利益。10月,某境外主要反華智庫安排他出任「中國台灣分部」的執行長,該智庫的創始人還親自與其對話,給以很大的扶持。為了再次利用去世多年的洪導的名頭,智庫通稿里意外透露出,王是洪維健一系列特展的「執行策展」……
這就是2023年的「二二八線上講堂」系列講座規劃錄制勞務採購案,價值31萬元新台幣。看上去錢不多,但畢竟只是錄制勞務,第二年就來了大單。
2024年,王氏先後中標台北市政府文化局6月公告的2024年度、11月公告的2025年度「人權走讀暨工作坊」項目,總額達到286.3萬新台幣。到了今年,就在兩個多月前,「2025人權走讀暨工作坊第2次契約變更」又加上了99.2萬新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