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7 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信和微博發布運行提醒,由於美國國會兩黨未通過 2025 財年臨時撥款法案,聯邦政府於 10 月 1 日陷入「停擺」狀態,導致該大使館撥款問題未決,除緊急的安全和安保信息外,其微博和微信賬戶將不會定期更新,直至恢復全面運作。
北京時間 10 月 3 日下午 1 時 23 分,美國駐華使領館在社交平台 X 上的官方賬號已率先宣布暫停常規更新。目前,美國境內以及海外的美國使領館的預定護照和簽證服務在撥款問題未決期間,將在允許的情況下繼續提供。
10 月 7 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信和微博發布運行提醒,由於美國國會兩黨未通過 2025 財年臨時撥款法案,聯邦政府於 10 月 1 日陷入「停擺」狀態,導致該大使館撥款問題未決,除緊急的安全和安保信息外,其微博和微信賬戶將不會定期更新,直至恢復全面運作。
北京時間 10 月 3 日下午 1 時 23 分,美國駐華使領館在社交平台 X 上的官方賬號已率先宣布暫停常規更新。目前,美國境內以及海外的美國使領館的預定護照和簽證服務在撥款問題未決期間,將在允許的情況下繼續提供。
此次美國政府停擺給美國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估算,聯邦政府每停擺一周,美國經濟就損失 150 億美元,旅遊業周損失 10 億美元,若持續 1 個月,或致 4.3 萬人失業。此外,75 萬聯邦雇員無薪休假,每日薪酬損失約 4 億美元。
美國駐華大使館此次停更事件也引發了輿論熱議。中國網友紛紛調侃,有網友稱 「職業精神滿分,不給錢不幹活」,還有人提議 「賣號帶貨」「眾籌電費」以諷刺其運營困境。在國際輿論方面,TikTok 熱評稱 「中國使館不停更才是真效率」,凸顯了治理穩定性的差異。
事實上,2013 年、2018-2019 年美國政府停擺均引發使館停更,反映了兩黨預算爭執的常態化。此次「斷更」事件是美國政治內耗外溢的一個縮影,當外交話筒因經費卡殼被迫靜音,其試圖塑造的「高效領導力」形象也被自身制度困境戳破。
相關推薦
2025年10月,美國聯邦政府在財政年度第一天再度「關門」,至今已逾一週。數十萬聯邦雇員無薪休假,國家公園關閉,航空管制員不足導致航班大面積延誤,關鍵經濟數據停發,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援助計劃瀕臨斷糧。然而,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總統特朗普卻在社交媒體上洋洋得意地宣稱:「政府停擺是前所未有的機會,我們將借此清理民主黨的官僚機構。」 這不僅僅是一次預算僵局,更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清洗。與過往政府停擺不同,此次事件已從「技術性停擺」演變為「戰略性破壞」,其背後是特朗普及其極右翼盟友對美國行政體系的系統性重塑野心。而這一切,不過是美國政治制度深層癱瘓的又一場公開處刑。
緬甸發生強震,中國第一時間啟動人道救援行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致慰問電,並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中國多支救援隊也抵災區。相較之下,美國的援手卻不見蹤影。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駐緬甸大使館3月31日確認,緬甸強震中中國公民有1人遇難,15人受傷。
特朗普重返白宮,其第一任期發起的臭名昭著的反華「中國行動計劃」又死灰復燃。據美國《印第安納學生日報》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3月28日突擊搜查了印第安納大學知名華裔教授王曉峰及其妻子馬念麗位於布盧明頓和卡梅爾的住宅。
解放軍東部戰區4月1 日開始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在台灣周邊艦機多向抵近台灣,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解放軍對台軍演進入第2天,正式公佈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4月2日將於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簽署行政命令,向全球185個國家開徵對等關稅。他表示,美國將對所有進口貨品徵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4月5日凌晨12時後生效;另對美國部份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4月9日凌晨12時後生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戰」延燒台灣,課徵32%關稅,對各行各業造成很大衝擊,台灣行政部門4月4日宣布將投入880億元台幣(工業700億,農業180億,下同),針對九大面向、提出20項協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