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壽司郎因焦糖慕絲蛋糕引發的食物安全問題以及員工的處理態度,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
據悉,有食客在香港壽司郎新蒲崗 Mikiki 分店享用焦糖慕絲蛋糕時,因花生敏感而身體不適。該食客表示,自己有花生敏感,在食用蛋糕時品嘗出了花生味,此時已有部分蛋糕下肚。隨後,他與朋友查看了餐牌及 IG 宣傳帖,發現上面並未標明蛋糕含有花生成分。
近日,香港壽司郎因焦糖慕絲蛋糕引發的食物安全問題以及員工的處理態度,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
據悉,有食客在香港壽司郎新蒲崗 Mikiki 分店享用焦糖慕絲蛋糕時,因花生敏感而身體不適。該食客表示,自己有花生敏感,在食用蛋糕時品嘗出了花生味,此時已有部分蛋糕下肚。隨後,他與朋友查看了餐牌及 IG 宣傳帖,發現上面並未標明蛋糕含有花生成分。
該食客當即聯絡店員,希望能退掉蛋糕,並反映餐牌應標明致敏源。然而,管理層到來後的處理方式卻讓人難以接受。管理層竟稱「不如朋友食咗佢,反正朋友冇敏感」,還表示食客已經食用了蛋糕,要退錢會讓他們很難做。最終,經過與店員理論,蛋糕才被拿走,但錢並未退還,且整個過程中員工態度差,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事後,該食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這一經歷,引發了公眾對壽司郎食物資訊安全的疑慮。有網民指出,花生是較為普遍的致敏源,壽司郎應該考慮將其寫入餐牌,同時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處理此類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服務態度。也有網民認為,食客在點餐時也應主動詢問食物成分,但員工的態度問題確實存在,壽司郎需要改進。
壽司郎方面目前尚未就此事發表公開聲明。此次事件不僅讓消費者對壽司郎的食物安全和服務質量產生了質疑,也給其他餐飲企業敲響了警鐘,餐飲企業應重視食物資訊的透明度和員工的培訓,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健康。
相關推薦
美國南方流傳近百年的「可樂加花生」吃法近期在社群引熱議。此吃法起源於 1920 年代,因實用而生。如今網友看法不一,它還引發可樂品牌之爭。可樂起源於 1886 年,發展歷程豐富,而這一吃法承載著獨特飲食文化 。
荃灣楊屋道污水渠倒灌,排泄物湧出行人路,議員伍俊瑜緊急聯絡食環署及渠務署處理,並安排通渠公司疏通渠道,以解決環境衛生問題。
荃灣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討論眾安街與河背街交通改善措施,伍俊瑜議員建議加裝護欄、加強執法及改善交通標誌。會議亦討論駕駛人士因交通標誌混亂而接獲罰款的申訴,運輸署回應並承諾研究改善措施。
水務署今日(27日)清晨接獲報告指屯門公路往元朗方向近兆康站有水管滲漏,受事故影響,屯門公路近兆康站往元朗方向的中線及快線須暫時封閉,以配合緊急維修工作。屯門公路及相關支路全日大擠塞!
「荃灣屋苑業主協會」成立,協會凝聚業主及居民,強化大廈管理。活動安排三場專題講座,提供實用知識,讓參加者獲益良多。伍俊瑜呼籲各方合作,共建和諧家園。
近日爆水管事件頻生,繼於5月下旬屯門公路近兆康段爆水管後,屯門多處(包括屯盛街、良景邨、田景邨、三聖邨)連續多日分別停水,市民生活受影響。今日(2/6)三聖街突發爆鹹水喉,暫時三聖邨三座樓都無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