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沖繩爆發「蘋果病」疫情,孕婦需警惕流產風險,如何有效防範?

avatar

藍莓小編

傳媒人/記者
作者:

藍莓小編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近日,日本沖繩縣那霸市出現「蘋果病」病例顯著增加的情況,引起了廣泛關注。那霸市保健所於 9 月 18 日發布警報,提醒市民加強防範措施。​

根據沖繩電視台、《琉球新報》等媒體 9 月 21 日的報導,自本月 8 日起的一周內,那霸市 6 家指定的小兒科醫療機構共通報了 12 例「蘋果病」病例,單周患者數超過了警報基準值 2.0,這也是那霸市保健所自 2013 年成立以來,首次針對「蘋果病」發出警報。​

日本那霸市 6 家指定的小兒科醫療機構共通報了 12 例「蘋果病」病例。(圖:網絡翻攝)

「蘋果病」正式名稱為傳染性紅斑症(erythema infectiosum),是由微小病毒 B19 所引起的一種常見於幼兒及兒童的感染症。患者通常在感染初期會出現輕微發燒或類似感冒的症狀,如咳嗽、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隨後,雙頰會出現鮮紅色的發疹,看上去就像臉被打了一巴掌,因而得名「蘋果病」。此外,軀幹及四肢也可能出現對稱性、會癢的紅疹。​

此病症在出現類似感冒症狀的時期,傳染性最強,主要透過飛沫傳染,例如吸入病患打噴嚏或咳嗽時噴出的飛沫。成人感染「蘋果病」除了可能出現頭痛外,還可能引發關節炎等症狀。​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孕婦若感染「蘋果病」,病毒可能會傳染給胎兒,導致胎兒水腫等嚴重疾病,甚至增加流產或死產的風險。那霸市公共衛生中心強烈敦促,出現感冒症狀的民眾應戴上口罩,以降低傳染風險,並且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那霸市保健所呼籲,孕婦若身邊出現感染者,務必主動向醫療院所通報,並及時接受產檢,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相應措施。​

手部衛生、呼吸道禮節及戴口罩等,均可有效預防「蘋果病」的傳染性。(圖:網絡翻攝)

衛生署曾指出,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手部衛生、呼吸道禮節及戴口罩等,均可有效預防「蘋果病」的傳染性。在流行期間,孕婦和兒童等高危人群應盡量避免前往流行地區,以減少感染機會。​

總的來說,面對「蘋果病」的威脅,公眾需提高警惕,加強防護意識,尤其是孕婦這一特殊群體,更要做好防範措施,保障自身和胎兒的健康。


相關推薦

小心!沖繩酒店的「隱形地雷」:一撞就可能欠十五萬日元
avatar
藍莓卷
恐龍要 「出沒」啦!沖繩全新叢林主題樂園內幕大曝光
avatar
藍莓卷
鎂到底多神奇?20種食物告訴你心臟健康的關鍵
avatar
藍莓卷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