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用AI將令潛艇無所遁形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工程師孟浩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統,據稱可以將現代潛艇無法被發現的概率降低到5%。這項研究發表在中國科學專業技術雜誌《電子光學與控制》上。根據該研究,人工智能首次能實時評估來自各種來源的測量數據,例如聲納浮標、水下麥克風、水溫以及鹽度,並同時利用這些數據創建水下環境的動態地圖。

停泊在美國華盛頓州班戈海軍潛艇基地(Naval Submarine Base-Bangor,WA)內的俄亥俄級二號艦——密芝根號(SSBN-727)。攝於尚未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的2002年時。(美國海軍)

這項研究稱,人工智能還能靈活應對諸如之字形機動、誘餌部署、無人機等對抗措施。在計算機模擬中,該系統在約95%的情況下能夠成功定位目標。這將挑戰現有的潛艇偽裝和防禦方法。另一項重要進展是,人工智能能夠將所有復雜的數據轉化為簡單明瞭的行動建議,供人類參考。這有助於軍事人員即使在緊張的情況下也能快速做出正確的決策。

由孟浩領導的開發人員希望在未來版本中,讓人工智能系統與無人機群、水面艦艇、自主水下機器人緊密協作。這將創建一個三維的、自學習的狩獵網絡,能適應日益復雜的隱形策略,並實時「掃描」海洋。

核威懾的三大支柱將受到挑戰

如果上述發展成為現實,當前各國國防戰略的核心支柱將受到威脅。核威懾的三大支柱(也稱「核三位一體」)由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和潛射彈道導彈三種核打擊方式組成。

核威懾的這三大支柱旨在通過確保可靠的反擊能力,來阻止潛在的攻擊者發動先發制人的核打擊。而如果出現能探測幾乎所有潛艇的人工智能,迄今依賴核動力潛艇進行戰略「捉迷藏」的海軍艦隊將面臨不確定的局面。

不容忽視的心理戰

中國海軍一艘094A型晉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在南海參加海軍檢閱。(新華社資料圖片)

軍事戰術不僅包括威懾,還包括心理戰。而此類報道顯然有利於鞏固中國在公眾心目中的戰略優勢。近年來,中國一直在展示其在戰略海域的軍事實力,例如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和東海。

迄今為止,中國潛艇主要從海南島南部的榆林港和亞龍灣基地淺水區出動。在那裡,它們很容易被敵方傳感器和偵察系統探測到。如果中國能控制通往太平洋的通道,例如,經由台灣及其周邊島嶼群,中國潛艇將能夠直接進入深水區,並可以更可靠地用作二次核打擊平台。

正因如此,近年來,中國大幅升級了海軍力量,在戰略要地海域裝備了雷達、聲納和浮標鏈,並試圖通過大規模的海上演習來進行威懾。

水下貓鼠遊戲

盡管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西方軍事專家懷疑,這種新型人工智能控制的潛艇追蹤系統是否真會很快威脅到全球防禦戰略。

美國海戰專家保羅·施密特(Paul S. Schmitt)對DW表示,雖然人工智能通過分析來自各種傳感器的大量數據從而支持人類決策,確實能使潛艇追蹤更加成功。然而,水下環境極其復雜,實施起來仍然困難重重。

他表示,雖然完全聯網和集成的人工智能控制的解決方案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未來目標,但目前看來,這看起來還過於樂觀。施密特認為,實際上,潛艇技術與探測手段之間仍然是一場持續不斷的競賽。

德國安全專家們也表示,海上軍備動態總是像貓鼠游戲一樣,結果難以預料。正因如此,海上攻防技術也需要同樣動態地發展。

盤點各國水下作戰能力

中國目前擁有規模最大的潛艇艦隊,有105艘潛艇;其次是朝鮮(90艘)、美國(74艘)和俄羅斯(62艘)。然而,現代化的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SSBN)對戰略競爭至關重要。

美國擁有最先進的艦隊,約有14艘“俄亥俄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和50多艘現代化攻擊型潛艇。緊隨其後的是俄羅斯,擁有約16艘戰略潛艇以及眾多其他類型的攻擊型核潛艇和巡航導彈潛艇。

中國正在迅速擴充其艦隊,擁有至少6艘09IV型核潛艇(北約代號:晉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1艘09II型潛艇(北約代號:夏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和幾種新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

英國和法國分別擁有4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也擁有其他核動力攻擊型潛艇,以確保其戰略安全。


相關推薦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
德國私營航天火箭「爭空」受挫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