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總理上任首日 多地爆發「全面封鎖」運動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綜合外媒報道,法國新任總理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於當地時間9月10日中午正式宣誓就職。但就在他接過權柄之際,法國多地爆發「全面封鎖」(又稱「封鎖法國」)運動,誓言要封堵道路交通、使日常生活癱瘓,以此來表達對國家政治走向的不滿。英國路透社10日報道稱,已有近300人因此被捕。

法蘭西24電視台網站報道稱,勒科爾尼在總理交接儀式上發表了簡短講話。他說,「現實生活與政治局勢之間存在差距」,但他的政府「一定會成功」,「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勒科爾尼承諾,政府將進行「實質性改革」,而「不只是形式改革」。然而,反對派警告稱,在法國面臨全國性罷工、抗議活動之際,馬克龍任命親密盟友勒科爾尼擔任總理意味著政治舞台上將出現更多動蕩。

法國總統府9日晚發布公告說,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為新總理,接替因未能通過國民議會信任投票而辭職的前總理貝魯。(新華社)
9月10日,在法國巴黎街頭,示威者用垃圾桶封鎖道路。(新華社)

美國《紐約時報》10日報道稱,「全面封鎖」運動已醞釀許久,旨在表達對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的緊縮政策的不滿。然而,就在本周政府沒有通過信任投票、垮台不到48小時後,正值權力進入新舊交接的敏感時刻,這場抗議最終在法國多地爆發。

10日清晨,警方與抗議者在法國多地對峙。據「歐洲新聞網」報道,數千名示威者點燃篝火、設置路障,試圖封鎖巴黎環城公路。在巴黎市郊蒙特勒伊,抗議者點燃了垃圾桶,試圖阻塞電車軌道,部分人還衝上高速公路想要阻塞交通,均被執法人員制止。法國媒體預計,將有10萬人參加示威活動。即將離任的法國內政部長布魯諾·勒塔約10日表示,在法國西南部,約有50名抗議者試圖封鎖有軌電車線路,縱火破壞電纜導致圖盧茲至奧什之間的列車中斷。

法國政府已在全國範圍內部署約8萬名警力,重點保障機場、公交等交通樞紐以及電廠、水廠等關鍵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轉。勒塔約強調,執法部門不會容忍「任何暴力、破壞、封鎖以及占領我們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行為」。他透露,在全國示威活動開始後的幾個小時內,已有近200人被捕。

「我今天抗議是因為我們對這一切都感到厭倦了,」學生、演員瑪麗(Marie)告訴「歐洲新聞網」,「我們來這里就是為了向馬克龍表明,我們已經受夠了這一切。他不能一直無視我們和人民的願望。」

在巴黎,警方向封堵一所高中校門的年輕人發射了催淚瓦斯,消防員隨後清理了路障上被焚燒的雜物。警方表示,他們已阻止約1000名試圖進入車站封堵的抗議者。「我原本以為會解散議會,或者至少任命一位左翼總理,但結果都沒有,實在令人沮喪。」18歲的學生麗莎·韋尼耶(Lisa Venier)在抗議中說道。「這還是老一套,根子在馬克龍,不在那些部長。」法國總工會(CGT)旗下巴黎公共交通分會代表弗雷德(Fred)在抗議現場直言,「他必須下台。」

在法國西部城市南特,抗議者用燃燒的輪胎和垃圾桶封鎖高速公路,警方動用催淚瓦斯驅散試圖占領環島的人群。在蒙彼利埃,警方同樣向築起路障、阻塞交通的抗議者發射催淚瓦斯,部分抗議者則向警方投擲雜物。現場一幅巨型橫幅上寫著:「馬克龍辭職」。

據悉,「全面封鎖」運動最初始於5月,由一個右翼團體在網上發起,呼籲在9月10日讓法國停擺。隨著前總理貝魯在7月中旬提出一項緊縮預算案後,這一呼籲迅速在社交媒體上擴散。9月8日,貝魯領導的政府在國民議會信任投票中失利後,他9日下午正式向馬克龍遞交辭呈。為填補總理職位的空缺,馬克龍9日晚宣布任命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為新總理,並於10日中午正式履職。

《紐約時報》分析稱,盡管「全面封鎖」運動的導火索之一是貝魯的預算案,但貝魯政府的垮台並沒有澆滅該運動,而馬克龍任命他的忠誠盟友為新總理,進一步激化了這場運動。綠黨領導人瑪麗娜·通德利耶(Marine Tondelier)9日晚在采訪中表示,勒科爾尼的任命是一種挑釁,顯示出政府對法國人民完全不尊重,他們會質疑選票毫無意義。「貝魯已經被趕下台,他的政策也必須被徹底廢除。」教師克里斯托夫·拉朗德(Christophe Lalande)在抗議中呼喊道。

「全面封鎖」運動讓外界想起2018年至2019年法國「黃背心」運動時的場景,許多人擔憂,這一運動可能演變成類似的抗議浪潮。當年「黃背心」運動同樣源於網絡,隨後持續數月,引發全國性混亂和暴力,直到法國政府投入近200億美元紓解民怨後才逐漸平息。

根據法國智庫讓·饒勒斯基金會的調查,「全面封鎖」運動參與者多數受過良好教育,政治立場鮮明,且大多為極左翼同情者。他們普遍認為總統、總理及現有政治機構缺乏合法性,要求徹底更換政府。其訴求包括強化公共服務、反對媒體壟斷、對富人加稅等。

不過,與「黃背心」類似,該運動既沒有正式領導人,也沒有統一溝通渠道,立場廣泛,支持者跨越左右翼。知名民調機構益普索最新調查顯示,該運動在左翼選民及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的支持者中均獲得較強的認同,而中間派選民支持者並不多。

巴黎城市大學數字素養講師特里斯坦·門德斯-弗朗斯(Tristan Mendès France)指出,許多「黃背心」時期的知名人物也支持「全面封鎖」運動。他認為,這不是一個集中化的運動,許多極右翼意見領袖也在其中發揮作用,但影響力分散,「網上的氣氛是憤怒、沮喪的」,全面拒絕法國的政治階層。

法國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領導人梅朗雄8月已公開支持這一運動,隨後一些左翼政黨也紛紛效仿。法國兩個工會已表示將參與抗議,但大多數工會正等待9月18日舉行全國性大罷工。

《紐約時報》注意到,10日清晨,約百名以年輕人為主的抗議者聚集在巴黎14區的奧爾良門,隨後遊行至阿萊西亞廣場,沿途推翻回收桶和電動單車,架設路障、點燃垃圾,阻塞交通並高喊口號:「即使馬克龍不願意,我們也在這里。」但隨後,警車車隊與防暴警察趕到並使用催淚瓦斯後,抗議者很快被驅散。警方清理路障,恢覆交通後,抗議者又在數個街區外重組,這種「貓捉老鼠」式的對抗預計將在法國各地持續一整天。「馬克龍和政客們是時候明白我們是認真的了,」參與抗議的大學生托馬斯說,「我們對當前的政治體制、對超級富豪和大企業沒有繳納足夠稅款的事實感到憤怒。」


相關推薦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環球打壓 中企命運最堅
avatar
陳鳳翔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