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辭職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新華社東京9月7日電,日本首相、執政黨自民黨總裁石破茂當地時間7日18時在首相官邸舉行記者會,宣布決定辭去自民黨總裁職務。石破茂在記者會上稱,作為自民黨總裁,他對該黨在今年7月舉行的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中失利負責。

7月20日,在日本東京自民黨總部,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石破茂為當選議員貼花。(新華社資料圖片)

石破茂同時下令舉行自民黨黨內選舉,但將履職至選出新首相為止。早在7月下旬,就有傳言說他要在8月結束前,正式表明辭職意向。當時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中落敗,石破茂內閣支持率跌到新低,自民黨內有人要求他辭職。

自民黨總裁選舉管理委員會2日發出通知,就是否提前舉行總裁選舉向自民黨籍國會議員和自民黨地方支部聯合會確認意向。該委員會要求主張提前舉行總裁選舉的議員於本月8日向自民黨總部提交書面材料。

根據自民黨黨章,自民黨總裁任期屆滿前,如果有超過半數的自民黨籍的國會議員和超過半數的自民黨都道府縣支部聯合會代表都提出選舉新總裁的要求時,可進行新總裁選舉。

日媒早前報道,石破茂面臨的黨內逼宮壓力日漸擴大,自民黨預定將於8日決定是否舉行臨時總裁選舉。要求舉行臨時總裁選舉的國會議員及都道府縣支部代表將提交書面請願書,表明立場。若請願人數達到總數過半,則將啟動選舉程序。NHK報道指,自民黨295名國會議員中,目前已有130餘人主張應舉行選舉。

在此形勢下,石破茂為避免黨內分裂,決心辭去首相職務。此舉意在通過提前8日提交書面辭呈主動退位,以平息黨內動盪。

石破茂自2024年10月1日起擔任日本首相,他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第一件事就是頂着美國談關稅,第二件就是控制物價,第三件事就是忙着「抵抗鬥爭」。

美日談判:日本始終被美國牽着鼻子走

日本首相石破茂2月7日訪問華盛頓,並在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雙方對外聲稱,日方將持續加大對美投資,並加強能源和軍事安全合作。(新華社資料圖片)

首先,日美關稅談判不久前塵埃落定。談判過程中,石破茂也曾罕見地對美國作出過強硬表態,要求美國重新審視「日本貢獻」,並表示「不急於達成協議」,但最後結果顯然打臉 ,依舊是被美國拿捏住。

日本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約4萬億港元),美國獲其中90%利潤;日本開放汽車、卡車、大米及其他農產品市場給美國;日本出口美國商品,關稅為15%(原本汽車關稅是2.5%)。

此外還有暫時沒透露的部份,比如購買大額美國油氣的生意,以及加大對美國上千億美元的軍購。美日協議,通篇都是美國如何「贏」,而日本拿到的就是一個15%的關稅。對此日本網民的反應最直接,他們評價道「這是日本的第二次無條件投降」。

日媒分析背後的原因,其中有兩點比較重要:一個是日本面對美國,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軟弱,這是一種日本被美國佔領後,刻在文化中的軟弱;另一個是日本整個不穩定的體制,不允許石破茂政府與美國進行漫長的,堅強的談判。

日媒指出,日本二戰後的所有政府都無法正常處理與美國的關係,和美國人見面談判,還沒開口自己就先矮了一截。再加上美日特殊關係,且軍事和經濟捆綁,誰都知道,日美談判的實質,從不會有平等的國與國的談判,只能認了「黑幫老大勒索小弟」,日本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從石破茂的表現看,開始的意氣風發,也善意的理解不是演的。但還是太天真了一點。

石破茂派錢應付通脹「引火自焚」

第二件就是日本物價節節高漲,5月份核心通脹已經飈到了3.7%,於是石破茂所在的自民黨,居然打算向民眾發錢,來補償購買力損失。

據日本總務省發布的數據,2025年5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3.7%,連續六個月維持在3%以上的高位。其中,大米類價格同比上漲超過100%,創歷史紀錄,其他如咖啡豆、巧克力、飯糰等日常食品價格也顯著上升,引發民眾對生活成本的普遍擔憂。

前有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減息遏制通脹,後有石破茂發錢控制物價,雖然手段略有不同,但都是抱薪救火。但要知道,通脹的成因正是,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而不管是減息還是派錢,本質上都在增加貨幣供給,進而擴張總需求,如此只會令物價更高,甚至有失控的風險。

此次現金發放計劃也不禁讓人聯想到2009年麻生太郎政府時期的「定額補貼金」。當時每人發放1.2萬至2萬日圓(約637港元至1,062港元),但因金額過少、覆蓋面過廣,被批為「撒錢買選票」,未能有效刺激消費據2012年內閣府調查,該政策僅帶動約25%的消費增長,大部份資金流入儲蓄,結果不但未能穩住民生,反而成為麻生政權下台,引致政黨輪替的導火線之一。

石破茂政權推出現金發放政策,在財政壓力高漲、民意嚴重分化的背景下,此舉顯然也是在「玩火」。儘管石破茂宣布給國民每人發放2萬日圓現金補助,但七成民眾不贊成這種「撒胡椒麵」、撈選票的做法。

石破茂還許諾到2040財年將日本的名義GDP達到1000萬億日圓,平均薪資提高至少50%。然而,如此久遠的「畫餅」也難以服眾。日圓貶值、物價上漲帶來的經濟壓力正愈演愈烈,這讓普通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和中低收入群體強烈感受到日常生活正在陷入困境。

自民黨內部鬥爭激烈

9月7日,日本首相、執政黨自民黨總裁石破茂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出席記者會。(新華社)

第三件事就是忙着「鬥爭」,既有內鬥又有門閥鬥爭。從日本執政黨的視角來看,黨內大佬已經容不下石破茂。麻生太郎此前率先發難,向派系議員下令「絕不允許石破茂續任」;最近,而自民黨副總裁菅義偉和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據報甚至於6日與石破茂進行長達兩小時的會談,以「維護黨內團結」為由要求其提前辭職。

與此同時,日本極右翼政黨「參政黨」借「日本優先」的民粹口號,狂攬14個議席,蠶食自民黨基本盤。

想讓石破茂下台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從政治鬥爭的角度,想讓他趕緊撂挑子走人,主要包括部份2024年黨總裁選舉輸給石破茂的候選人以及他們背後的「大佬」。

參議院選舉自民黨剛確定敗選時,前首相麻生太郎就說「不允許他(石破)繼續留任」。另一位「大佬」、前外相茂木敏充也表示要讓石破茂下台,稱「告別過去才能迎來新生」。前經濟安保相小林鷹之等政治對手也要求他辭職。只有石破茂下台,他們才能有機會重新站回政治舞台的中央,而參議院自民黨選敗無疑是逼宮最佳時機。

第二類是黨內右翼勢力,石破茂是自民黨內少見的在歷史問題上持溫和觀點、對中日關係表態較為積極的政客,一直被右翼視為眼中釘。右翼媒體甚至稱自民黨之所以選敗,就是因為保守右翼選民對石破茂的對華政策不滿而不願投自民黨的票。

第三類是自民黨敗選的真正「罪人」,需要把石破茂視作「替罪羊」。讓自民黨這兩年連選連敗、一蹶不振的最大「推手」,無疑就是「黑金」問題。但弔詭和諷刺的是,選後「倒石破茂」最活躍的恰恰是「黑金重災區」前安倍派的議員,尤其是該派系當年的幾個頭頭萩生田光一、西村康稔、松野博一、世耕弘成,這四人被日本媒體稱為「黑金四兄弟」。他們推動石破茂「引咎辭職」,自然是想轉移矛盾,讓前者代替他們「引咎」、背鍋。

8月正值日本高溫休假季,在野黨難以組織聯合倒閣,是日本傳統的國會休會期,石破茂留任相對安全。在這個時間段內,石破茂能夠給自己布局好退路,協商派系利益分配,完成權力交接。

至於石破茂任內中日關係,石破茂一方面強調「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支持中日韓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框架內加強三邊合作;另一方面延續對中國在東海、南海行動的批評,強調「主張應當主張的事項」。

石破茂曾暗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但在去年8月出版的著作中又批評該說法「不負責任」。他曾承認南京大屠殺史實,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批評否認侵略歷史的言論,但又在8月15日向靖國神社供奉了玉串料。在中國九三閱兵前夕,日本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呼籲歐亞各國不要赴華參加該活動,否則有損與日本的經濟合作。

可見,從外交到內政,石破茂政府幹的可謂是一塌糊塗,進退維谷之間,石破茂想要辭職也就不難理解了。說來可笑也很悲哀,日本有個「特色技能」:頻繁換首相來躲避美國壓力。美國一要搞甚麼事情,總是會發現日本首相在面對換屆壓力或者已經被選下去了。一年一個日本首相,前半年要分蛋糕,後半年要準備選舉,為成日本畸形民主體制的寫照。


相關推薦

2025年:日本二戰結束80周年紀念與歷史記憶傳承的挑戰
avatar
鄭國鈞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