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干擾和限制正常經貿往來,破壞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我們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在商用無人機領域占據主導地位。數據顯示,中國生產了全球70%至80%的商業無人機,並主導了關鍵部件的生產,美國超一半商業無人機來自中國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實際上,早在2017年,美國國防部就將中國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列入制裁清單,污稱其「很可能向中國政府提供美國關鍵基礎設施和執法的數據」。2024年,美國眾議院通過的《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中也納入了所謂的「反制中國無人機法案」,進一步限制中國無人機。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開始變本加厲,繼續無理打壓。7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促進美國無人機產業。行政令還指示商務部進行調查,「確保美國無人機供應鏈免受外國控制或利用」。
同月晚些時候,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已啟動針對無人機及用於芯片和太陽能電池板的多晶矽的所謂「國家安全調查」。據介紹,此前,特朗普已動用相同條款對鋼鐵和鋁進口征收50%的關稅,以及對進口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並將從8月1日起對銅進口徵收50%的關稅。
面對美國政府頻繁打壓,中國企業仍是全球無人機行業的領頭羊。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大疆無人機在美國商用市場的份額高達90%。預計隨著農業、建築、海事及工業領域對無人機需求的不斷增加,這一比例短期內難以撼動。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曾表示,美國總是在想象所謂中國制造的無人機會危害美國安全,但美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中國的生產水平」,倘若禁用中國無人機,美企可能需要依靠走私或其他方式來獲取無人機及其零部件,最終代價將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美軍也離不開中國無人機。美國「政客」新聞網日前刊文指出,專家們普遍認為,美國在無人機研發、生產、訓練和作戰理論更新方面遠遠落後時代,且極度依賴中國生產的零部件。
文章強調,烏克蘭戰場的經驗表明,創新和快速適應能力是現代戰爭的關鍵,而美國軍方尚未充分吸取這些教訓,在防御無人機威脅方面也存在明顯不足,這使得美國在與中國的無人機競賽中處於嚴重劣勢。若不改善低效繁雜的決策流程,即便投入巨資也無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