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逼李在明:要麼一起對付中國,要麼割地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地時間8月25日,韓國總統李在明前往白宮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儘管李在明的發言人會後堅稱,這是一次「建立融洽關係的會面」,「會晤氣氛熱烈,無需發表書面聯合聲明」,但實際上,兩國元首未能發表聯合聲明仍凸顯出韓美在一些棘手問題上的巨大分歧。

《南華早報》8月26日援引分析人士報道指出,李在明和特朗普的首次會晤風險頗高,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挑戰,令他負擔沈重,特朗普的擴張主義和非常規外交傾向讓盟友們緊張不安。比如,特朗普在會談中向李在明提到了駐韓美軍的問題,建議首爾將美軍基地租用的土地「歸美國所有」。

當地時間8月25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會晤。(資料圖片)

此外,美方還逼迫韓方在應對其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中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特朗普總統實際上是在敦促首爾做出選擇:要麼加入我們一起遏制中國,要麼割讓部分領土,」韓國國家戰略研究院的都鎮浩(Doo Jin-ho,音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峰會結束後,後續高層會談可能會受到這個棘手問題的困擾,這個問題已成為首爾新的擔憂。」

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會見韓國總統特使朴炳錫時表示,中韓關係發展歷程證明,睦鄰友好、求同存異、拓展合作是正確的選擇。中方對韓政策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雙方應恪守建交初心、堅定友好方向、拓展共同利益、改善國民感情、妥處敏感問題,推動中韓關係沿著正確軌道行穩致遠。

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會見韓國總統特使朴炳錫。(外交部網站)

目前,駐韓美軍大約有2.85萬人,當在會談期間被記者問及其政府是否會減少駐韓美軍兵力,以賦予美國在該地區更多靈活性時,特朗普說:「也許我想做的一件事,是要求他們把我們擁有大型軍事堡壘的土地所有權交給我們。」

特朗普所指的,是駐韓美軍駐紮的漢弗萊斯兵營。他補充說,美國為建造這座兵營投入了巨資,儘管韓國也做出了貢獻,「但我想看看我們能否取消租賃協議,獲得我們擁有大型軍事基地的土地所有權。」

韓國根據《駐軍地位協定》向美軍租賃土地,該協定是雙方商定的管理美軍地位的法律框架。《南華早報》援引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番言論反映了其擴張主義思維模式,因為他也曾揚言要收購或控制格陵蘭島、巴拿馬運河、加拿大,甚至是加沙地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韓美元首會晤延展出的問題,從駐韓美軍的問題,到涉及中國的問題,這些都被視為韓國所面臨的挑戰,《南華早報》也認為這對李在明負擔沈重。

然而,一些韓方人士的想法卻似乎「太過天真」,甚至有著「被人賣了還幫忙數錢」的意味。

都鎮浩聲稱,從積極面來看,美國的新要求確認了韓國在應對崛起的中國方面的戰略重要性,從而為韓國在未來的談判中提供了一個潛在的籌碼。

「通過此次在侵犯主權的情況下要求(韓國)做出領土讓步,美國已經表明,無論聯盟現代化和(駐韓美軍)角色如何變化,都將繼續保留其在韓國軍事基地的意圖,」他聲稱:「這證實了韓國作為美國投射力量和制衡中國的前沿基地的戰略重要性。」

李在明:難以接受「靈活性」聯手對付中國

路透社指出,事實上,早在會談開始前,李在明就已經告訴記者,首爾方面很難接受美國提出的採取所謂「靈活性」的要求——這種「靈活性」指的是動用美軍進行更廣泛的行動,包括所謂應對中國。

李在明也曾明確表示,要與中國進行合作,因為過度的敵意既有損韓國的利益,也無益於韓美同盟。此次訪問美國,美國媒體及學界對李在明政府的外交動向高度關注,尤其聚焦其如何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將「處理對華關係」視作李在明面臨的所謂重要「外交考題」。

路透社稱,李在明希望與美國建立一條平衡的合作之路,同時避免激怒韓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就在李在明啓程赴美當天,韓國前國會議長樸炳錫率領的特使團同步抵達北京,不僅向中方轉交李在明親筆信,更明確表達推動中韓關係重回正軌、加強經貿合作的訴求。

此外,韓國現任國會議長禹元植也將出席9月3日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博士李成日認為,李在明上台之前就強調務實、平衡外交,現在必然在中美之間採取一定的平衡。由於韓美同盟是韓國對外政策基調,所以他先訪問美國。不過,同期派遣特使代表團訪華等動向也表明韓國雖然重視韓美同盟,也不會忽視對華關係。但關鍵還是在於,李在明訪美時對涉華問題如何表態,需要進一步跟蹤觀察。

據韓聯社報道,李在明當地時間8月25日應邀在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講,他表示,與以往不同,韓方不能繼續走所謂“安美經中(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路線。報道稱,「安美經中」指的是韓國與美安全合作,與華經濟合作,力求在美中兩國之間左右逢源。

李在明說,在美國強力牽制中國,甚至採取對華封鎖政策之前,韓方確實堅持「安美經中」路線。近些年,國際社會出現供應鏈重組,美國明確對華遏制方針。如此一來,韓國也只能在美國的基本政策框架內行動和做出判斷。

李在明稱,美方與中方形成競爭甚至對抗關係的同時,在個別領域也進行合作,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韓中兩國更是地理相近,韓方致力於妥善處理兩國之間不可避免的問題,維護好雙邊關係。

《南華早報》認為,此次美韓元首會晤沒有宣佈任何重大成果,包括兩國一直在談判的貿易協議。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扎克·庫珀(Zack Cooper)說:「總的來說,我認為雙方避免了關係出現任何重大破裂,但除此之外,很難說他們取得了更多成就。」


相關推薦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
德國私營航天火箭「爭空」受挫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