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指出,事實上,早在會談開始前,李在明就已經告訴記者,首爾方面很難接受美國提出的採取所謂「靈活性」的要求——這種「靈活性」指的是動用美軍進行更廣泛的行動,包括所謂應對中國。
李在明也曾明確表示,要與中國進行合作,因為過度的敵意既有損韓國的利益,也無益於韓美同盟。此次訪問美國,美國媒體及學界對李在明政府的外交動向高度關注,尤其聚焦其如何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將「處理對華關係」視作李在明面臨的所謂重要「外交考題」。
路透社稱,李在明希望與美國建立一條平衡的合作之路,同時避免激怒韓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就在李在明啓程赴美當天,韓國前國會議長樸炳錫率領的特使團同步抵達北京,不僅向中方轉交李在明親筆信,更明確表達推動中韓關係重回正軌、加強經貿合作的訴求。
此外,韓國現任國會議長禹元植也將出席9月3日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博士李成日認為,李在明上台之前就強調務實、平衡外交,現在必然在中美之間採取一定的平衡。由於韓美同盟是韓國對外政策基調,所以他先訪問美國。不過,同期派遣特使代表團訪華等動向也表明韓國雖然重視韓美同盟,也不會忽視對華關係。但關鍵還是在於,李在明訪美時對涉華問題如何表態,需要進一步跟蹤觀察。
據韓聯社報道,李在明當地時間8月25日應邀在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講,他表示,與以往不同,韓方不能繼續走所謂“安美經中(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路線。報道稱,「安美經中」指的是韓國與美安全合作,與華經濟合作,力求在美中兩國之間左右逢源。
李在明說,在美國強力牽制中國,甚至採取對華封鎖政策之前,韓方確實堅持「安美經中」路線。近些年,國際社會出現供應鏈重組,美國明確對華遏制方針。如此一來,韓國也只能在美國的基本政策框架內行動和做出判斷。
李在明稱,美方與中方形成競爭甚至對抗關係的同時,在個別領域也進行合作,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韓中兩國更是地理相近,韓方致力於妥善處理兩國之間不可避免的問題,維護好雙邊關係。
《南華早報》認為,此次美韓元首會晤沒有宣佈任何重大成果,包括兩國一直在談判的貿易協議。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扎克·庫珀(Zack Cooper)說:「總的來說,我認為雙方避免了關係出現任何重大破裂,但除此之外,很難說他們取得了更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