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停產多年」東風100演訓震懾美國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綜合媒體報道,央視軍事頻道紀錄片《攻堅》裡有一段畫面,讓中國東風 - 100 超音速巡航導彈再次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三輛八軸發射車從樹林裡開出來,導彈彈體上「DF - 100」的紅字很明顯。導彈點火後,帶著火紅色火焰飛到 20 公里的高空,然後開始低空飛行,高速攝像機拍到它的飛行軌跡像蛇一樣彎彎曲曲。這是這款導彈第一次完整公開訓練過程,美國軍事觀察網站(Military Watch)驚嘆「這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巡航導彈。」

射程覆蓋「第二島鏈」:東風 - 100 射程在 3000 - 4000 公里。從中國內陸的湖南岳陽發射,一個小時內就能打到距離中國大概 3000 公里的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要是在福建沿海部署,距離中國約 2000 公里的馬六甲海峽美軍「里根」號航母戰鬥群,連啟動宙斯盾系統的時間都沒有。

東風 - 100 飛行速度有 4 - 5 馬赫,比美軍主要防空導彈的「攔截上限」都快。「愛國者 - 3」最大攔截速度大概 4 馬赫,「標準 - 6」只有 3.5 馬赫。這意味著東風 - 100 進入飛行階段後,現在的反導系統根本追不上。

美軍的印太戰略靠「航母 + 固定基地」部署兵力,而東風 - 100 的打擊範圍能覆蓋關島、橫須賀、達爾文港等重要地方。這些基地是美軍「快速部署」的關鍵,一旦被摧毀,美軍在印太的兵力作戰就沒了依靠。

東風-100(或稱長劍- 100)巡航導彈曾在2019年大閱兵時裝載於發射內亮相。(新華社)

美媒認為東風 - 100 「很危險」,是因為它的技術設計有針對性。技術上的「絕招」是「超音速與智能突防結合」。它出色的動力系統,用「亞燃沖壓發動機」,在 4 馬赫速度下還能保持 85%的推力,比傳統的渦扇發動機(像長劍 - 10 用的渦扇 - 10)省油 30%,能讓導彈飛行 3000 公里以上。

東風 - 100突防策略有三重保障,高低混合彈道:先飛到 20 公里高空躲開中程反導,再降到 5 公里低空,讓雷達探測距離變小。X 形氣動布局:有 4 片可動控制翼,讓導彈軌跡像蛇一樣走,雷達沒法預測。納米吸波塗層和電子干擾系統:能把雷達反射面積降到 0.1 平方米以下,宙斯盾艦鎖定導彈的時間不到 12 秒,實戰中根本來不及完成「發現 - 跟蹤 - 發射」的過程。

俄烏戰場上,俄軍 Kh - 22 導彈(速度 4.6 馬赫,沒有隱身和電子干擾)就讓烏軍的「愛國者」系統不管用。

東風 - 100突防策略有三重保障,包括高低混合彈道等。(網絡圖片)

東風 - 17(高超音速導彈)速度在 10 馬赫以上,用「水漂彈道」能垂直打擊地下指揮中心等「硬目標」,撕開敵方防御口子。東風 - 26(反艦彈道導彈):射程 4000 公里,速度 18 馬赫,能準確打擊航母戰鬥群,摧毀敵方核心戰力。東風 - 100(巡航導彈)有「長時間巡航」能力,能清理潰散的艦艇、地面部隊等殘餘目標,實現全面壓制。這三種導彈形成「高 - 中 - 低」立體火力網,讓美軍的「分層防御」失效。就算有些目標躲過了前兩輪打擊,也逃不過東風 - 100 的追擊。

對於美國媒體的擔心,國內軍事專家很冷靜。他們說東風 - 100 已經停產很多年了,只有少量在試驗部隊裝備。

它停產主要是因為反艦彈道導彈技術有了突破。東風 - 21D(射程 1500 公里)、東風 - 26(射程 4000 公里)服役後,東風 - 100 的「反艦 / 遠程打擊」功能就被完全替代了。反艦彈道導彈「中段速度」有 10 - 20 馬赫,比巡航導彈快很多,而且能「一彈多用」,既能打地面目標,也能打艦艇,更符合解放軍實際需求。《兵器》雜志社研究員王明亮說:「解放軍不會為了名聲保留舊型號,只選能解決問題的武器。」

東風 - 100 停產,說明解放軍的導彈技術發展超出了外界想象

中國下一代武器更厲害,吸氣式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已經在試驗了,用「超燃衝壓發動機」,速度能達到 6 - 8 馬赫,射程超過 5000 公里,會突破美軍反導體系的「攔截上限」。

中國的防衛保障系統的全球布局正在推進,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的海外港口,像吉布提保障基地、瓜達爾港,正在建「全球發射點」。以後在這些港口部署高超音速導彈,中國的「拒止範圍」會從西太平洋擴大到印度洋、大西洋,實現全球反介入。

中國用「低成本、高精度」的導彈,讓美軍把兵力撤到第三島鏈(夏威夷),甚至撤到本土。美軍為了防御這些導彈,要花數千億美元升級反導系統。這種「成本交換比」正在動搖美國「海洋霸權」的根基。擁有不對稱優勢:

從東風 - 100 畫面播出令美國媒體擔心,能看出中國導彈技術從跟著別人到領先的跨越。解放軍務實選武器,不圖虛名,只選最有效的,這才是讓對手不安的關鍵。未來,隨著下一代高超音速導彈服役,中國「反介入」能力會從區域走向全球,美國的「島鏈防御」也會成為過去。


相關推薦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
德國私營航天火箭「爭空」受挫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