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休戰再延長90天 美國自知占不了上風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據觀察者網報道,8月12日,中美雙方發布《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美方承諾即日起90天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亦承諾自同日起繼續暫停實施24%對美加徵關稅以及有關非關稅反制措施90天。

美聯社12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特朗普政府已對地球上幾乎每個國家徵收了關稅,而中國用關稅、稀土出口管控等反制措施測試了特朗普政策的極限。現在,「美國已經意識到自己沒有占據上風」,「美國政府對貿易緩和的渴望正是其早先傲慢政策的自我反噬」。

中美第三輪貿易談判早前在瑞典舉行。(新華社資料圖片)

關稅休戰延長決定受到了美國商界的歡迎。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Sean Stein)稱,此次延期「至關重要」,希望此舉能為美企制定中長期投資和供應鏈計劃提供更多確定性。

當地時間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自創的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交」上發帖宣布,他已簽署行政令將對中國的關稅暫停措施再延長90天,同時強調「協議的其他所有條款將保持不變」。

據中國財政部網站消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2日也發布公告,宣布在90天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加征關稅稅率,保留10%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

此次延長決定是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7月底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三輪會談之後做出的。美國「政客新聞網」指出,這一更新意味著兩國互征高關稅的最新截止日期到了11月10日。

美聯社稱,之前談好的「休戰」期將於12日凌晨0時01分到期。若屆時未延長,美方可能會大幅上調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而中方也可能采取反制措施來應對。延長期限為雙方爭取了更多時間處理分歧,也許為兩國領導人在今年晚些時候會晤鋪路。

美國在華企業普遍對此表示歡迎。代表270多家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表示,此次延期「至關重要」,為兩國政府談判爭取了更多時間,美企還希望這能推進解決雙邊貿易摩擦,並為他們制定中長期投資和供應鏈計劃提供確定性。

7月29日,美國企業高管代表團訪問中國。 (玉淵譚天)

「未能達成協議將帶來重大後果。」英國《衛報》12日報道稱,美聯儲和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關稅將推高美國的物價。高盛策略師計算出,截至今年6月,美國消費者已吸收了22%的關稅成本。如果新關稅遵循與之前相同的模式,這一比例預計將上升到67%。

《日經亞洲評論》指出,而特朗普關稅迄今未能達到他想要的削弱中國出口的目的,中國7月出口整體增長超預期。Pinpoint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表示,延期並不令人意外,貿易談判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現在再次提高關稅不會有任何效果。

美聯社稱,與中國達成最終協議是特朗普想早日完成的未盡之事。自上任以來,特朗普已對幾乎所有國家加徵高關稅,顛覆了全球貿易體系。歐盟、日本等其他美國貿易夥伴在他的施壓下接受了不對等的協議,例如對日、歐進口商品徵收的15%關稅,以避免更糟的情況發生。

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算,當前美國的實際平均關稅稅率已從年初的約2.5%飆升至18.6%,達到了193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使美國從全球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變成「保護主義堡壘」。

報道稱,然而,中國測試了這種以關稅作為脅迫工具的政策的極限,中國用「自己的棍子」關稅反制、稀土出口管控等舉措,讓美國看清了現實。

「美國已經意識到自己沒有占據上風。」美國阿諾-波特律師事務所(Arnold & Porter)高級法律顧問、曾經擔任負責中國事務的美國助理貿易代表雷明(Claire Reade)說。

在特朗普4月挑起貿易戰引發中國反制、雙方互加三位數的關稅後,中美5月在瑞士日內瓦談判達成一致,同意將關稅降至二位數,並暫停90天加徵新關稅。此後,兩國一直在談判。6月,雙方在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後,均採取了「釋放善意」的措施,放寬了對其他貿易領域的限制和管控。

曾為奧巴馬政府研究中國貿易政策的傑夫·穆恩(Jeff Moon)表示,特朗普似乎希望在10月底赴韓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前與中國達成協議。他指出,兩國近幾個月採取的一系列舉措都是「建立信任的步驟」。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中美關系高級研究員阿里·懷恩(Ali Wyne)分析稱,特朗普政府高估了高關稅迫使中國做出經濟讓步的能力,這不僅凸顯出美國單邊施壓的局限性,還讓中國有理由相信,中國可以用稀土管控在後續談判中長期保持上風,如今「美國政府尋求貿易緩和,正是其早先傲慢政策的自我反噬」。

懷恩表示,近期中美談判展現出「兩國相互依存的不對稱性」,「短期內,中國圍繞美國芯片限制進行的創新,可能遠比美國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更容易」。

目前尚不清楚中國與美國能否在後續協議中就一些核心問題達成一致。雷明預計,雙方或許只能達成有限協議。穆恩也認為,兩國之間的貿易沖突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繼續持續下去」,更多棘手的問題在短期內很難談攏。

「中美延長休戰在意料之中。」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孫太一表示,經過過去四個多月的你來我往,中美已經基本摸清了對方可打的牌以及自身打每一張牌的效果,雙方都已明確「和則兩利、鬥則兩傷」的局面。

孫太一指出,但由於特朗普偏好使用關稅這一策略,加之美國國內政治壓力的存在,美方目前很難進行實質性的大規模下調對華關稅。除了不增加的24%以外,特朗普可能僅會考慮針對芬太尼議題最終下調20%的對華關稅。

「因此,中美當前正處於加關稅或降關稅都面臨較大阻力的攻堅期。」孫太一說,在這樣的局面下,雙方繼續延長「休戰」是最實際有效又符合利益的做法,如果11月還是沒談成,不排除繼續延長「休戰」的可能性。雖然總體數值的變化已經很難實現,但就一些具體領域進行關稅豁免或者額外加徵關稅依舊是很可能發生的,這或許是下一階段談判有突破或者挑戰的地方。

「政客新聞網」也發現,除關稅外,美國政府近期還在嘗試將非關稅議題納入談判。例如,特朗普早前為英偉達和AMD「開綠燈」,允許其在「上貢」15%相關芯片銷售額給美國政府的前提下,繼續向中國出口部分先進芯片。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訪問學者、曾代表美國參加貿易談判的斯蒂芬·奧爾森(Stephen Olson)警告稱,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將美國貿易政策貨幣化,即美國公司必須向美國政府支付出口許可,「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們正進入一個新的、危險的世界」。


相關推薦

外交部打臉特朗普自編自導「中美對話」
avatar
藍莓日報
商務部正在評估美高層多次希望談判請求
avatar
藍莓日報
「股神」巴菲特首度開腔批關稅戰:美國不應該將貿易當武器
avatar
藍莓日報
中美關稅戰戰火稍歇 硬仗還看「第二回合」
avatar
王善勇
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令特朗普政府備感壓力
avatar
藍莓日報
特朗普延長中美暫緩關稅90日 輝達對華售晶片解禁需繳15%收益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