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風戰機印度設生產線 歐洲增產主力戰鬥機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據中國新聞社報道,近日,歐洲多家航天製造企業宣佈,將擴大戰鬥機生產規模,以滿足歐洲國家不斷提高的軍備採購需求。外界輿論認為,從防務開支持續增加到戰鬥機產能提升,一系列舉動暴露出歐洲日益嚴重的安全焦慮。在印度設立首個「陣風」戰鬥機海外機身生產線,預計自2028年起每月交付兩架完整機身。

掀起增產戰機熱潮

「陣風」戰鬥機在印度設立首個海外機身生產線,預計自2028年起每月交付兩架完整機身。(中新社圖片)

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聯合成立的歐洲戰鬥機公司宣佈,計劃在2026年將「颱風」戰鬥機產量由現在的12至14架提高至20架,並在2028年實現年產量30架。

法國達索公司公佈「陣風」戰鬥機產能提升計劃。其中包括將2025年交付量從2024年的21架提升至25架的短期目標,以及後續每年遞增4至8架的中長期目標;加快「陣風」M艦載機研製進程;在印度設立首個「陣風」戰鬥機海外機身生產線,預計自2028年起每月交付兩架完整機身。

瑞典薩博公司生產的「鷹獅」戰鬥機也迎來新一輪增產。繼2024年年底新增一條「鷹獅」戰鬥機生產線後,薩博公司宣佈「鷹獅」E戰鬥機啓動批量生產,並表示「鷹獅」F戰鬥機將在不久後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外媒報道稱,歐洲此次增產熱潮已延伸至其他類型軍機。瑞典薩博公司宣佈,「全球眼」預警機年產量將突破4架。捷克和波蘭分別公佈L-39「天狐」高級教練機和AW-149武裝直升機生產線擴容方案。

推動多項軍火生產合作

法國「陣風」戰鬥機(資料圖片)

外媒分析認為,市場需求上升和安全形勢變化是推動歐洲加大軍機生產力度的主要因素。處於研發階段的歐洲下一代戰鬥機採購和運營成本高昂,預計10餘年後才能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對於多數歐洲國家而言,數量充足且經過升級改造的第四代戰鬥機,是當下應對安全挑戰的更優選擇。

鑒於此,歐洲地區第四代戰鬥機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外媒數據顯示,目前,歐洲戰鬥機公司「颱風」戰鬥機訂單總量達‌729架‌,交付數量為‌612架;法國達索公司待交付的「陣風」戰鬥機訂單達230架。在歐洲防務自主意識增強的背景下,歐洲國家對歐洲自研戰鬥機需求量達到歷史高位。

在「重新武裝歐洲」計劃下,歐洲多家防務企業加大戰鬥機等主要作戰裝備的生產和研發力度,並在相關領域展開合作。

歐洲戰鬥機公司與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10餘個歐洲國家的數百家企業建立關鍵部件採購合作,以提升供應鏈穩定性,保障裝備順利生產。

瑞典薩博公司與德國赫爾辛公司展開合作,將「半人馬座」人工智能系統集成至「鷹獅」E戰鬥機,並開展無人駕駛戰鬥機與有人駕駛戰鬥機的對抗測試,以提升作戰效能。

西班牙、意大利、波蘭和奧地利相繼增購「颱風」戰鬥機,並計劃在新增戰鬥機列裝後開展聯合巡航,以提高聯合行動水平。

引發外界質疑

歐洲軍工企業戰鬥機增產計劃與各國軍費持續增長態勢,均緣於該地區普遍存在的安全焦慮,相關做法引發外界質疑。

部分西方媒體認為,歐洲國家將大量資金投向軍工領域,勢必擠壓交通、醫療等民生領域的投入。若持續將資源過度集中於國防領域,導致其他產業發展失衡,不但會引發民眾不滿,激化社會矛盾,還會削弱基礎工業、科技研發等領域的資源供給。同時,當前歐洲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且缺乏系統性長期軍事發展規劃,通過擴大武器裝備產能來提升軍事工業整體水平不切實際。

此外,歐洲國家紛紛加快軍工領域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帶來競爭和分歧。德國認為,法國達索公司以提供技術服務為切入點,向葡萄牙等國推銷「陣風」戰鬥機,搶佔了「颱風」戰鬥機的市場份額。在「颱風」戰鬥機等多國聯合研發項目中,各國就擴大項目成員等事宜存在分歧,英國支持土耳其加入「颱風」戰鬥機項目,意大利、德國則持抵觸態度。


相關推薦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
德國私營航天火箭「爭空」受挫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