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氫能源車領域亦將掌握主導權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中國不但在電動車領域領先全球,連日本豐田汽車著力發展,暫時未見成效的「氫能源」汽車亦將掌握主導權。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氫能「使用」領域處於領先的是運輸領域,商用車中燃料電池(氫能源)汽車 FCV的保有量正在增加。截至2024年底,FCV的累計銷量已超過2萬輛。 

中國在燃料電池卡車的銷量上取得壓倒世界優勢的背景是中國政府強有力的氫能政策。2022年公佈了《氫能産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包括到2025年將燃料電池汽車 FCV保有量提高到5萬輛等。 

此外,政府還計劃在連接主要城市的幹線物流道路上使用燃料電池卡車,形成「氫高速公路」。不僅是政府,各省也推出補貼政策,包括提供燃料電池汽車 FCV車輛購買費和氫價格補貼、高速公路費免費等。 

中國東風汽車集團與本田聯合開發的試驗車,駕駛座後方安裝著本田的燃料電池系統。(照片:本田)

對於上述政府構想,豐田氫能Factory總負責人山形光正認為,氫製造和供應企業、物流企業、商用車製造商等整個價值鏈都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援,「中國企業拼命努力的結果是,燃料電池卡車的需求正在增長」。中國已經做到整個氫價值鏈「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燃料電池汽車(FCV)的普及並沒有像10年前預期的那樣取得進展。現狀很艱難」,日系汽車製造商的技術人員表達了這種危機感。日系燃料電池車的銷量並未大幅增長,持續處於停滯狀態。作為普及的切入點,浮出水面的是「商用車FC(燃料電池)」和「中國」這兩個關鍵詞。 

在各國追求碳中和(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的背景下,作為去碳化的手段之一,「氫社會」的重要性被指出。豐田氫能Factory總負責人山形光正表示,為了實現氫社會,由「製造」、「儲存」和「使用」構成的整個氫價值鏈「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非常重要」。

2023年燃料電池卡車實際銷量。中國佔據燃料電池卡車市場約90%的份額。(來源:豐田)

實際上,豐田和南韓現代汽車除了開發FCV之外,還在磨煉「製造」氫氣的技術。目前,通過電解水獲得氫氣的水電解方式是主流。豐田正在與千代田化工建設合作推進大規模水電解系統的聯合開發。到2026年,計劃在豐田的總部工廠內開始運作10MW(啟動時為5MW)的水電解裝置。每小時可製造約100公斤。現代汽車正在開發將污水、含水垃圾、家畜糞便和廢棄塑膠等廢棄物轉化為氫氣的技術。 

FCV的艱難現狀

目前,FCV在銷售方面面臨嚴峻的現狀。日本富士經濟(東京都中央區)2024年發佈的數據顯示,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卡車、巴士)在內的FCV全球銷量從2022年的1.94萬輛減少到2023年的1.627萬輛。 

富士經濟能源系統事業部第二部課長渡邊啟太分析稱,「我們認為FCV新型乘用車未能發佈,對銷量的減少産生了影響」。同時還表示「另一方面,從2022年前後開始,純電動汽車(EV)價格大幅下降,銷量增加」,介紹了隨著去碳化、與FCV一起受到關注的純電動汽車成為焦點的現狀。 像這樣,在FCV銷量未能如願增長的情況下,作為汽車製造商打開局面的方案而浮出水面的是「商用車FC」和「中國」。 

豐田和本田同時發佈商用車的燃料電池

汽車行業目前普遍認為,FCV將從商用車開始普及。特別是大型商用車,與純電動汽車相比,FCV因續航里程長和加氫時間短而具有優勢,預計將得到推廣。 

與乘用車相比,商用車對氫氣的需求量更大,行駛路線也在一定程度上確定,因此加氫站的建設也更容易。豐田氫産品開發部氫産品開發室主管筱原由繼表示,如果大型商用車的氫使用量增加,「對氫氣價格的下降也有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豐田和本田接連發佈了設想用在商用車上的新型燃料電池。豐田於2025年2月對外公開了第三代新型燃料電池系統。除了面向乘用車和通用産品之外,豐田還新增了面向商用車的系統。 

本田也在2025年2月發佈了新型燃料電池系統。現行燃料電池系統的最大輸出功率為78kW,而新型燃料電池考慮到應用於商用車,將輸出功率提高到150kW。今後,預先開發可搭載於商用車的燃料電池或將成為FCV普及的關鍵。 

在通過大型商用車普及FCV方面,汽車製造商正在關注的是中國市場。中國在燃料電池卡車的銷量上佔到世界的約9成。從2023年的銷量來看,日本為105輛,而中國為7177輛。豐田氫能Factory總負責人山形光正表示,「(銷量)增長很快。説實話,中國市場表現出色」。特別是2020年以後,中國的燃料電池卡車銷量增長勢頭加強。 

富士經濟移動解決方案事業部第一部的藤井秀德表示,中國當地製造商的FCV「從參數上看,不遜色於日本車」。另一方面,「耐用性則是未知數」。 

豐田啟動中國本地化生産

受這些趨勢的影響,開發和生産燃料電池的日系汽車製造商正在加快在中國市場的行動。豐田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FAW)和廣州汽車集團(GAC)等5家當地製造商成立了「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簡稱:FCRD)」。正在開發商用車的燃料電池,還在擴大生産基地。 

與中國燃料電池系統廠商北京億華通科技(Beijing SinoHytec)聯合成立了燃料電池生産企業「華豐燃料電池(FCTS)」。FCRD和FCTS在北京建立了新工廠,並於2024年開始生産。 

現代汽車也在中國廣州設立了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和生産基地。擁有年産6500輛的産能。該公司正在與廣州當地企業進行FCV的實證試驗。 

本田與中國東風汽車集團於2023年啟動了搭載本田燃料電池系統的卡車的行駛驗證試驗。本田表示,總行駛里程已超過3.6萬公里。像這樣,避免落後於燃料電池卡車的中國競爭對手,或將成為日本汽車製造商在FCV市場勝出的關鍵。 

富士經濟能源系統事業部第二部課長渡邊啟太表示期待稱,「如能在價格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82萬元)左右的量産車上搭載燃料電池,在乘用車領域也有望迅速普及」。在需求旺盛的中國量産燃料電池,通過量産來降低成本,從長遠來看,將有助於乘用車的普及。 


相關推薦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環球打壓 中企命運最堅
avatar
陳鳳翔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