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升溫。在德國政府以安全為由,重新檢討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政策之際,外媒卻犀利指出,德國國內主要出口產業卻持續向中國投入巨額資金,與官方態度形成明顯落差。從汽車到化工等核心產業,企業高層普遍認為,中國市場當前帶來的收益巨大,遠非短期內能輕易割捨。
中國曾連續7年是德國最大貿易夥伴,雖在2024年一度被美國取代,但根據德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2025年前8個月,中國已超越美國,再次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而特朗普政府的高額關稅政策被視為影響德國對美國出口的主要原因。
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升溫。在德國政府以安全為由,重新檢討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政策之際,外媒卻犀利指出,德國國內主要出口產業卻持續向中國投入巨額資金,與官方態度形成明顯落差。從汽車到化工等核心產業,企業高層普遍認為,中國市場當前帶來的收益巨大,遠非短期內能輕易割捨。
中國曾連續7年是德國最大貿易夥伴,雖在2024年一度被美國取代,但根據德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2025年前8個月,中國已超越美國,再次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而特朗普政府的高額關稅政策被視為影響德國對美國出口的主要原因。
彭博社報導中直言,德國企業已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如今怎麼肯走回頭路?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簡稱MERICS)的調查顯示,德國企業在2024年的對華投資,較前1年增加13億歐元,總額達57億歐元。
知情人士透露,德國企業與政府近期在多場會議上就此互相指責,但討論始終停留在原地,拿不出多少解決方案,因為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始終沒有答案:如果真的要「疏遠」中國,代價要由誰來承擔?包括企業利潤下滑、工人面臨裁員、消費者需接受更高價格,或是政府本已吃緊的財政負擔,都是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汽車產業是德企在中國資金流動最主要的來源。根據MERICS統計,2020年至2024年期間,汽車製造商平均占德國對華投資的約三分之二,且增速仍在加快。2023年至2024年,該產業投資額成長69%,達42億歐元。
德國3大汽車製造商對中國市場依賴度極高,目前中國已是BMW、賓士與福斯的最重要市場。BMW在瀋陽投入約38億歐元建置電池項目,使中國成為其海外最大研發網絡中心,其在中國生產的電動SUV甚至出口回歐洲。賓士則將年度戰略峰會移至北京舉辦,並開發僅在中國銷售的電動車款。福斯則將中國視為其「第2大市場」,並與多家中國企業簽署合作協議,以加速現有技術開發。
從投資布局來看,企業普遍認同中國具備龐大需求、完善供應鏈與高度市場競爭力,因此短期內難找到能完全取代的市場。
事實上,不只汽車業,其他產業也呈現同樣趨勢。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近期剛在中國啟用一座價值高達87億歐元的複合式工廠,為該公司迄今規模最大的一項投資。BASF執行長指出,中國市場對該公司的成長至關重要,而德國本土產能疲弱,更凸顯此投資的重要性。
德國工程巨擘博世(Bosch)也同步加強在中國的研發,而與此相對的,是其在德國國內的縮編動作。
MERICS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德國對華年均投資達52億歐元,遠高於2015年至2019年間的33億歐元平均值,反映跨產業的長期結構性趨勢。
若要尋找替代中國的供應來源,企業須面臨另一個現實:成本大幅提高。在稀土、晶片等關鍵領域,即使能找到替代供應商,無論是產品本身價格、物流成本或重建新供應鏈,支出都會顯著增加。
最樂觀的狀況是,北美、歐洲與印度等新興市場能夠抵消這些投資,但這仍需時間,成果也無法保證,使得企業在短期內更難調整策略。企業高層往往只能面臨棘手選項:自行承擔成本而壓縮利潤、提高售價並承受消費者反彈、或以裁員方式降低支出。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的發言人強調,「汽車行業正在積極推進並落實必要的『去風險』措施,但這也必須在政治層面得到支持,而不是僅僅是被下令要求。」
相關推薦
當地時間3月28日中午,緬甸中部發生了里氏8.2級強烈地震,震中位於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附近的實皆省。
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28日透過國家電視台宣布,此次強震造成嚴重傷亡,首都奈比多、最大城仰光和第二大城瓦城陸續傳出災情。
緬甸發生強震,中國第一時間啟動人道救援行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致慰問電,並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中國多支救援隊也抵災區。相較之下,美國的援手卻不見蹤影。
美國副總統萬斯與妻子烏莎3月28日訪問格陵蘭。美國駐當地官員試圖挨家挨戶邀請當地民眾與烏莎進行交流,卻遭到拒絕。萬斯夫婦最後取消大部份行程,只是在美軍的皮圖菲克太空基地逗留3小時就草草結束訪問。
據《華爾街日報》28日爆料,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妻子曾兩度出席討論敏感國防機密的涉外高層會議。使得正受加密聊天軟體「Signal」群組洩密案困擾的赫格塞斯面臨辭職與接受調查壓力。
太平洋島國湯加3月30日發生 7.1 級地震,震源深度 10 公里,暫未收到人命傷亡及建築物損毀報告。湯加氣象部門發布海嘯警報,呼籲處於受威脅地區的民眾移往更內陸地區或高地。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駐緬甸大使館3月31日確認,緬甸強震中中國公民有1人遇難,15人受傷。
據英國《泰晤士報》3月30日報道,德國私營航天企業研製的「光譜」(Spectrum)火箭當天從挪威安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飛行約30秒後發生爆炸墜毀,使歐洲爭霸太空的努力再一次受挫。這次發射亦是除俄羅斯以外,歐洲大陸首次進行的火箭發射任務。以往歐洲航天局發射火箭和衛星,都是在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