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誓言要在未來 3 年內建成的「金穹」導彈防御系統正遭遇延誤和重大挫折。8 名知情人士向英國路透社爆料稱,這項特朗普第二任期內「雄心勃勃」的國防項目,原計劃在 2028 年投入使用,但由於美國政府此前停擺 43 天,再加上白宮至今仍未制定首筆 250 億美元預算的具體使用方案等原因,這一前景正變得愈發不確定。
3 名業內人士和 1 名美國官員透露,政府關門期間,不僅「金穹」項目相關的招聘停滯,還迫使負責合同簽署與審批的關鍵人員被抽調去處理「關門事務」,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報道稱,更為關鍵的是,作為今年夏季預算協調法案的一部分,「金穹」項目約 250 億美元的啟動資金至今沒有被轉化為詳細的支出計劃。
截至目前,還沒有一份明確說明資金將如何分配的正式方案。2 名美國國會山消息人士稱,支出計劃原應在 8 月底提交給國會審議,但現在預計要等到 12 月才能由國防部副部長史蒂夫・範伯格(Steve Feinberg)遞交。負責「金穹」項目的美國太空作戰部副部長邁克爾・蓋特萊恩上將雖已在 11 月中旬提交了一份實施方案,但內部審查仍在進行中。
今年 5 月,特朗普在白宮發布了名為「金穹」的天基導彈防御系統計劃。 白宮網站而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金穹」的基礎體系架構在 9 月提出後,也遲遲未能最終敲定,預計還需數周時間。五角大樓發言人稱「基線架構已確定」,但並未透露細節。1 名美國官員和 3 名業界高管表示,由於架構未定、實施計劃未批、預算未獲批準,蓋特萊恩無法將關鍵子系統送交招標,使項目徹底停在「紙面階段」,幾乎無法從規劃推進到執行。
路透社指出,這些延誤直接引發了業界對「金穹」項目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多預算的擔憂。美國防務行業高管普遍認為,在五角大樓內部設定的 12 月 31 日合同發布時間節點前,關鍵合同很可能無法發出。如果推遲,不僅影響進度,也可能推高成本。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預算分析師托德・哈里森 9 月估計,一套「全面覆蓋所有威脅」的大規模導彈防御系統,在 20 年內的成本可能高達 3.6 萬億美元。在人員層面,項目團隊也遭遇瓶頸。五角大樓為「金穹」設定的初期編制目標為 30 人,但至今未達到。
更糟糕的是,1 名政府官員和 3 名熟悉項目的業內高管表示,項目團隊不久前還失去了一名來自太空司令部、負責系統架構的核心技術主管。不過,多名知情人士稱,新的替代人選已基本確定。蓋特萊恩設法動員了承包商團隊,建立內部機制,並從亞拉巴馬州紅石兵工廠等地借調導彈防御專家,以維持規劃工作推進。
但行業層面也出現阻力。路透社看到的項目文件顯示,「金穹」最昂貴、最具技術挑戰的「太空攔截器」將完全由參標企業自擔研發成本,而通常情況下,美國政府會共同承擔此類高風險研究的費用。這些攔截器將安裝在衛星上,用於從導彈發射開始到再入前的全過程攔截。文件要求承包商同時研發四種型號的攔截器,包括兩種助推段攔截型號、一種中段攔截型號以及一種應對高超音速武器的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