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外交官直言:將中國視為敵人是戰略誤判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美國前外交官、喬治·布什美中關系基金會總裁方大為(David Firestein)日前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時直言,美國現行對華政策之所以失敗,核心原因在於將中國定位從夥伴轉為敵人的「完全錯誤」假設,相關「脫鉤」導向政策偏離美國長遠利益,唯有基於客觀理解制定明智政策,才能扭轉兩國關系局面。

擁有18年外交官經歷的方大為,曾在1992年至2010年間供職於四屆美國政府,長期負責中美關系事務,曾任美國國務院經濟政策辦公室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官員、美國駐華大使館外交官。據《南華早報》報道,他於11月12日在香港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的演講中表示,中美領導人會晤氛圍雖「建設性」,但兩國在台灣、南海等議題上存在「深刻且不可調和的觀點分歧」,這一基本面無論美國政黨輪替都很難改變。

方大為指出,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始於10至15年前,從此前的「接觸」轉向「脫鉤」,體現在技術管制等高度限制性措施上,與20至25年前的認知形成巨大反差。他強調,美國政府從未正式稱中國為「敵人」,但從「夥伴」到「敵人」的定位調整,是一項重大且「激進」的假設背離,而事實上中國同時也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夥伴」,「這兩點同時成立,中國人比我們更能理解這一點」。

對於美國政府認為「中國尋求取代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看法,方大為直言這一假設毫無依據,強調美國政策失敗的關鍵在於未能實現預期目標,「政策正偏離軌道,因為支撐這項政策的基本假設就是錯的」。他進一步揭露,反華情緒常被美國政客用於轉移國內治理失敗的責任、動員選民及攻擊對手,導致美國政府更傾向於讓中國成為「未解決的問題」,而非積極推動雙邊關系改善。

方大為呼籲,僅改變對華政策語氣不足以修復雙邊關系,美國必須調整對華認知,制定「更明智、更符合美國民眾利益」的政策。他以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對華策略為例,批評「先是制造摩擦、挑起貿易戰基調,爾後撤銷部分措施並宣稱勝利」的做法毫無建設性,強調唯有基於對中國的「更好理解」,才能推動中美關系重回正軌。

對此,中方多次重申平等、尊重、互惠是中美打交道的正確方式。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電話時表示,健康穩定的中美關系符合兩國長遠利益及國際社會共同期待,呼籲雙方落實兩國元首共識,通過對話化解矛盾,摒棄施壓脅迫,推動兩國關系穩定向前發展。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
德國私營航天火箭「爭空」受挫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