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11 月 6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接受媒體採訪時,做出了一項罕見的立場鬆動 —— 首度承認其推行的關稅政策,讓美國消費者「付出一些代價」,需為進口商品支付更高價格。這一說法打破了他數月來的一貫主張,引發廣泛關注,而與此同時,美國最高法院對其關稅政策合法性的質疑,更讓這項核心執政手段面臨雙重考驗。
自上任以來,特朗普一直將關稅視為外交與經濟領域的「核心工具」,先後對中國、加拿大、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長期以來,他堅稱這些關稅的成本由外國承擔,最終是外國資金流入美國國庫,但這一說法向來遭到經濟學家反對,學界普遍認為,關稅的最終負擔者其實是購買商品的本國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