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能撐一年嗎?還是未知之數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10月4日下午,日本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擊敗小泉進次郎,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她或將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創造歷史。作為新任總裁,高市能否解決自民黨內部頑疾?未來的高市內閣,將把日本引向何方?中日關係是否即將面臨更嚴峻挑戰?以日本近幾十年的首相更替頻繁,高市早苗能撐一年嗎?值得觀察。

10月4日,在日本東京的自民黨總部,高市早苗(右一)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後向現任首相石破茂以及黨內各派系要角鞠躬致意。(圖:新華社)

選舉結果顯示,高市早苗贏得185票,其中議員票149票、都道府縣票36票;小泉進次郎共獲得156票,包含議員票145票、都道府縣票11票。兩人在地方票數上的差距尤為明顯。

現年64歲的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以極端保守立場著稱。她政治履歷豐富,曾十度當選眾議員。1993年,她以無黨派身份首次當選眾議員,1996年加入自民黨,歷任沖繩北方擔當相、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總務相、經濟安保擔當相等職。

高市是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忠實擁躉,被視為「安倍路線」的堅定繼承者,素有「安倍愛將」之稱。她在自民黨內雖無所屬派系,但長期以保守派領袖自居,深得自民黨基層黨員及保守、右翼勢力支持。

在對華關係上,高市多次公開參拜靖國神社,否認南京大屠殺歷史,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選戰正酣之際,10月1日,她於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署名文章,妄議台灣問題。

小有意外,但情理之中。

10月4日,高市早苗在日本東京自民黨總部進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投票。(圖:新華社)

「觀察者網」專訪日本問題專家、歷史學者沙青青。他認為選舉結果「小有意外,但情理之中。」

他指出,在第二輪投票中,自民黨黨員很可能並非在兩位候選人中選擇「喜歡的人」,而是選擇「不那麼討厭的人」。對許多黨員而言,相較於高市早苗,小泉進次郎年紀尚輕、資歷不足。

沙青青分析認為,未來日本的右翼與排外傾向可能進一步加劇。一方面,「鷹派」高市的當選,或將激勵右翼勢力持續膨脹;另一方面,高市本人外交經驗與平衡能力皆顯不足,可能「有意或無意」地發表涉華爭議言論,導致中日關係惡化。

他直言,並不看好高市的執政能力——她既缺乏「安倍路線」之外的國政經驗,也不具備安倍晉三那般靈活的政治手腕。

高市能做多久的首相,還是未知數。

10月4日,在日本東京的自民黨總部,高市早苗(右)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後向日本首相、自民黨前任總裁石破茂(左)致意。(圖:新華社)

在我看來,以及一些日媒分析,投票開始前,多數人預期高市有機會進入第二輪。畢竟她擁有扎實的地方黨員基礎,選前民調也相對領先。但我沒想到她在第二輪仍能以微弱優勢擊敗小泉。

同時,一些日本資深政治分析記者預測,小泉將在第二輪逆轉勝,重演去年石破茂當選時的戲碼。因此,日本國內對高市勝選,或有一定程度的意外感。

我個人確實低估了選前一週,小泉涉及的各類負面新聞——如網絡水軍、疑似註銷其他陣營黨員投票資格等——對選情造成的衝擊。

但放眼當今國際局勢,從美國到歐洲,再到亞洲,右翼興起已成趨勢。其中一個有趣現象是,各國右翼女性代表紛紛登上政治舞台:在高市早苗之前,德國選擇黨領袖魏德爾、法國國民陣線主席勒龐、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皆是例證。

換句話說,高市的勝利,只是全球右翼潮流中的一個日本案例。全球同此涼熱。

有觀點認為,女性保守派政治人物往往表現得比男性更為強硬甚至極端。這或許是一種極右翼政治策略的體現。

高市身上正有這種矛盾:一方面,她即將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但另一方面,她在社會議題上極端保守,包括反對女性天皇與夫妻別姓。

我猜測,許多自民黨議員在第二輪選擇高市而非小泉,背後還有黨內危機感作祟——保守右翼的位置正受到更極端政治力量的挑戰。

此外,對自民黨黨員而言,第二輪投票不是「選你喜歡的」,而是「選你不那麼討厭的」,存在「我知道兩人都不靠譜,但實在更討厭進次郎」的心理。

許多人對小泉進次郎過不了心裡那道坎。在他們眼中,小泉不過是個「資歷淺、能力弱的公子哥」。

高市早苗的當選如何影響日本社會?

沙青青認為,高市早苗的上台,可能加速日本社會的保守化或右翼化,放大社會對外國人問題的矛盾。

高市本身是保守色彩極濃的候選人。競選期間,她多次針對在日外國人發表爭議言論,例如聲稱「外國人在奈良踢鹿」。儘管此言論引發輿論反彈,她也在選前修正發言,但隨著她的當選,日本排外情緒恐進一步加劇。

高舉「右翼」、「排外」旗幟的高市成為首相,可能刺激並激勵國內排外思潮。未來在她統治下的日本,重演韓國尹錫悅政府時期針對外國人的示威遊行,也不令人意外(事實上,已有苗頭)。

高市上台後也可能適度「回調」

從政治層面看,更大的問題在於——高市雖繼承安倍路線,卻無自己的「子弟兵」。她可能難以平衡黨內各方利益。

當前,自民黨內部派閥林立、四分五裂:一派希望更保守、更右翼,以鞏固基本盤;另一派則相對中道、講求務實。

此外,自民黨是否與長達三十年的執政盟友——公明黨分道揚鑣?能否尋求其他右翼小黨合作?都是嚴峻挑戰。

日本政壇的分裂局面,恐怕將持續甚至加劇。

沙青青指出,高市面前有兩個選擇:黨益,還是國益?若從自民黨黨益出發,她需穩住保守派基本盤,防止選民流失。為此,她可能選擇成為更強硬的領導人。

但若從日本國家利益出發,領導人必須學會平衡。問題在於,高市能否平衡好黨內、國內各項關係與利益?

資料顯示,高市雖從政多年,卻未曾擔任自民黨內要職(如幹事長),也未出任過內閣核心省廳(如財務省、外務省、防衛省)的大臣,僅擔任過總務大臣及經濟安保等特別擔當相,長期處於邊緣位置,缺乏外交與內政核心決策經驗。

同時,自民黨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皆未過半,這同樣考驗她的協調與平衡能力。因此,我對高市能否勝任黨總裁與首相,畫上一個大問號。從履歷來看,我並不特別看好她能處理好這些複雜事務。

老實說,高市能做多久的首相,仍是未知數。因此,我認為她的上台,更多是一場「指標性事件」。至於高市內閣能否長久運作,甚至能否如石破內閣般維持一年,都充滿不確定性。

高市上台會延續傳統的對華強硬基調嗎?

沙青青認為,高市上台當然會延續傳統的對華強硬基調。高市向來極「右」,其政治、經濟與對華觀點,皆承襲安倍晉三路線。但她似乎欠缺安倍那種「長袖善舞」的柔軟身段。安倍在塑造右翼形象的同時,仍能以極務實方式處理內政外交,對華、對美皆然。而高市似乎只學到安倍的「右」,未繼承其務實的一面。

因此,我認為未來中日關係難有起色,甚至可能因高市在敏感議題上的極端或不當言論而進一步僵化。

這一方面源於她「有心」——即其右翼意識形態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可能出於「無意」——她缺乏外交經驗與政策基礎,容易失言、講錯話。

至於她未來是否會參拜靖國神社,我持相同看法:她很可能沿用安倍當年的模式——「人不去,祭品到」。事實上,她在總裁選前及當選後,對此問題皆採取迴避與模糊態度。

目前距離日本首相指名選舉還有約十天。我猜測,她可能在此之前以「自民黨總裁」身份赴靖國神社參拜,打個時間差,也算是對其右翼基本盤的交代。

針對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中方已作出回應。10月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應外媒提問時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選舉結果,這是日本內部事務。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和共識,信守在歷史、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奉行積極理性的對華政策,把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定位落到實處。」


相關推薦

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 有望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
自民黨總裁選舉:小泉進次郎失利,哥哥小泉孝太郎稱鬆了一口氣,節目言論成焦點
avatar
藍莓小編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