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導致盧比走弱,高額的美國關稅預計還將拖累印度整體經濟。印度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阿南塔·納格斯瓦蘭(V. Anantha Nageswaran)告訴彭博社,若關稅持續,可能會使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下降50到60個基點。
今年4月至6月,印度經濟意外實現7.8%的增長,打破了外界認為會「立即放緩」的預期。不過,這發生在特朗普對印度出口產品徵收50%關稅之前,而此後特朗普加征的關稅已令印度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在截至今年3月的上一個財年,印度經濟增長放緩至6.5%,低於前一年的9.2%。印度央行在今年上半年將關鍵政策利率下調100個基點以刺激增長,並預計,截至2026年3月的當前財年經濟增長率為6.5%。
當地時9月14日,《金融時報》以編委會名義發表社論文章,分析美國高額關稅對於印度經濟的影響。文章指出,特朗普對印度徵收50%的懲罰性關稅,給這個擁有近15億人口的國家敲響了警鐘。經濟學家估計,這些關稅可能導致印度年經濟增長率下降高達0.8個百分點。盡管外界預計,印度今年仍將是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但印美緊張關系凸顯出,印度經濟迫切需要增強抵御外部沖擊的韌性。
2023年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出席印度獨立日慶祝儀式並發表講話時,向印度民眾保證,未來五年,印度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去年4月14日,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在新德里總部公布了名為「莫迪的承諾」的競選宣言。在宣言發布會上,莫迪提出要在2047年使該國成為「發達國家」的願景。他同時承諾增加社會支出、發展基礎設施、將印度打造成全球製造中心等。這些目標的提出,意味著印度未來幾十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要達到7.8%左右。
《金融時報》提醒,就算未來關稅稅率下降,或關稅政策在美國國內被裁定無效,印度也應該明智地實現貿易多元化,就像近期該國與中國修覆關系以及與歐盟加快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那樣。
報道強調,此外,印度必須開始減少自身的保護主義壁壘,這當然也意味著,那些原本被過度保護的行業,將面臨遲來的競爭。畢竟,2021年的一項研究曾估計,印度國內的貿易壁壘,約占其所有貿易壁壘的40%。
文章最後稱,釋放印度內部市場的潛力並非易事,這意味著要挑戰既得利益群體,促進新德里與各邦之間更緊密的合作,並吸引私人資本。然而,印度應對特朗普關稅的最佳答案就是「改革」,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更快的增長,增強抵御外部威脅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