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與委內瑞拉的緊張局勢加劇之際,美軍5架F-35戰機週末被發現降落在波多黎各(Puerto Rico),美國驅逐艦亦被指攔截、登上一艘委內瑞拉漁船8小時。路透社指出,美國5架F-35戰機進駐波多黎各的軍事基地,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部署10架戰機至加勒比地區打擊毒品集團計劃的一部份。與此同時,美軍直升機、魚鷹運輸機及軍事人員也已在該區域展開行動。
此次軍事部署之際,委內瑞拉政府於周六(13日)指控美國傑森·鄧漢號(USS Jason Dunham,DDG-109)驅逐艦非法攔截並登檢其金槍魚捕撈船長達8小時。委內瑞拉外長希爾(Yvan Gil)稱該船僅載有九名淳樸漁民,美方行為屬敵對行動,危及加勒比地區安全。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軍事評論員張威翔指出,「美軍壓境委內瑞拉,目的是劍指全球最大石油儲備」。委內瑞拉海岸線外,美國兩棲艦隊正步步逼近,雖然號稱是為了打倒毒梟,但在這個坐擁「全球最大石油儲量」的國家面前喊掃毒似乎不太有說服力,委內瑞拉本週已經正在全國284個「前線」地點部署防御力量,800萬民兵動員令也讓這場對峙充滿未知數。
美軍兩棲船塢運輸艦「聖安東尼奧號」(USS San Antonio)、「硫磺島號」(USS Iowa Jima)與「勞德岱堡號」(USS Fort Lauderdale)抵達委內瑞拉外海,這批支兩棲作戰力共搭載約4,500名軍人,其中包含2,200名海軍陸戰隊。包含3艘神盾艦「葛雷夫利號」(USS Graverly)、「賈森.鄧漢號」(USS Jason Dunham)和「桑普森號」(USS Sampson),早先已經先行抵達。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週四(11日)凌晨在北部拉瓜伊拉州宣布宣布「獨立200計劃」(Plan Independencia 200),將在全國284個「前線」地點部署軍隊、警察和民兵,計劃覆蓋從北到南整個國土。
能源寶庫:世界第一的石油儲備
委內瑞拉已探明石油儲量達到3030億桶,穩居全球首位,這誇張的數字甚至超過了沙烏地阿拉伯的2670億桶和伊朗的2090億桶。石油出口為委內瑞拉政府預算提供了將近58%的資金,然而由於技術設備老化和美國制裁,該國石油產量近年來急劇下降。
美國對委內瑞拉的軍事動作,表面上支持反對派領袖瓜伊多,實際上瞄準的是馬杜羅政府控制的石油資源,而美國「為石油而戰」的模式在地緣政治中並不新鮮。美國以「打擊拉美販毒集團」為由在委內瑞拉附近的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軍艦。馬杜羅指出,這只是美國為軍事行動尋找的借口,真實目的是獲得委內瑞拉的石油、天然氣、黃金儲備等資源。
科技兵力 vs 人民戰爭
面對美軍壓境,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多次警告,若美國軍事干預委內瑞拉,將讓該國成為美軍的「第二個越南」,並且展開全國民兵動員。馬杜羅4日宣布,於5日啟動首輪民兵組織動員工作,召集820萬名已登記參軍公民與預備役人員。
委內瑞拉的民兵組織是其國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委內瑞拉副總統羅德里格斯的說法(Delcy Eloína Rodríguez Gómez),委內瑞拉武裝部隊、全國民兵組織和國家警察已經進入備戰狀態。「獨立200計劃」包括在戰略要地進行軍事部署和開展軍事演習,以捍衛國家主權。這些民兵部隊將分布在全國各地,新註冊人員與已完成訓練的450萬民兵將實現整合,最終渴望突破800萬力量,馬杜羅強調,委內瑞拉有能力在任何情況下贏得和平,並抵御諸多威脅和心理戰。征兵登記系統將永久開放,顯示出委內瑞拉準備長期抗爭的決心。
從軍事實力和技術裝備來看,委內瑞拉顯然處於絕對劣勢。美國甚至向加勒比海地區增派了10架F-35戰機,具備壓到性的海空軍優勢。
委內瑞拉長年選擇了全民防衛的路線,透過大規模民兵動員,馬杜羅政權旨在向外界表明:委內瑞拉青年正在團結一致,做好準備。職業軍人方面,陸軍是主要力量,裝備包括俄製AK-103突擊步槍、法國AMX-13輕型戰車、英製戰車,以及俄製「針-S」(9K38 Igla)肩射式防空飛彈和「短號」反戰車飛彈。
空軍現有約229架軍機,主力戰機是23架俄國Su-30MK2多用途戰鬥機,具備反艦作戰能力,另有少量美製F-16A/B Block 15戰機,但因制裁限制,機齡老舊且妥善率不佳。空軍還操作伊朗製造的「遷徙者」(Mohajer)無人機。
海軍方面,裝備包含1艘義大利護衛艦、9艘海岸巡邏艦、25艘武裝快艇、3艘登陸艦,以及1艘德國製209級潛艦「虱目魚」號(S-31 Sábalo)。近年來,委內瑞拉也從伊朗獲得「佩卡普III級(Peykaap III)飛彈快艇,不過一切的一切都取決於委內瑞拉民兵力量是否敢打、願意打,這點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大國博弈:不只是美委之爭
委內瑞拉局勢正在快速升溫,而且很有可能演變成美中俄代理人戰爭。俄羅斯支持馬杜羅,美國力挺反對派,中國則通過經濟合作保持影響力,但這次情況相當複雜,因為俄羅斯和中國在委內瑞拉都有重大投資,而這麼龐大的石油儲備量如果易手,足以改變全球能源的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