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華為Pura 80系列手機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鴻蒙系統升級後可在設置中查看麒麟芯片信息。這是時隔4年之後,麒麟芯片信息再度在華為手機上公開展示。
上一次華為公開介紹麒麟芯片,應該是在2021年的華為P50系列發佈會上。當時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佈會上表示,因為被美國制裁,華為的麒麟5G芯片只能當4G用。
之後,華為手機出貨因為芯片問題受到嚴重影響,一度也跌出了中國市場前五。
昨晚(8月16日),余承東在央視財經的直播中坦言,華為在被制裁的6年中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刻,過去華為手機全球發貨量一年能達到2.4億台-2.5億台,最高的時候一個月發貨量就能達到3000多萬台,而受制裁影響最嚴重的時候,一年發貨量才2000多萬台。
「美國制裁之前,華為終端曾經市場份額超越蘋果和三星,做到第一。剛做了兩個季度,因為制裁,芯片生產的原因,沒有發貨的問題就下來了。將來我們芯片產能上來,生態體系逐步走向完善,有可能將來鴻蒙不僅成為中國的主力操作系統和生態,也成為全球主力操作系統和生態,一定會有那麼一天的。」他說道。
2023年8月,麒麟芯片搭載於Mate60系列重返市場,但華為一直沒公開介紹。幾乎同一時間,華為宣佈鴻蒙操作系統告別雙框架,不再兼容安卓生態,進入單框架時代。
「我們曾經保持了兩個棧,一個是鴻蒙的體系,同時又支持安卓體系,所以叫雙框架。那個時候因為考慮到應用開發遷移工作量很大,所以當時鴻蒙上跑的應用不是鴻蒙應用,而是安卓應用,所以有人理解成套殼。但鴻蒙5.0跑的應用,今年華為發佈所有新手機,全是我們鴻蒙重新開發的應用。」余承東在直播中表示。
近期市場調研機構IDC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為1250萬台,以18.1%的份額位列中國手機市場出貨第一,這是自2020年第四季度之後,時隔四年,華為重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