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轟炸機2024年逼近阿拉斯加 展示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美國「國防新聞」(Defense News)13日報道,2024年7月解放軍核轟炸機偕同俄羅斯轟炸機,在阿拉斯加附近以及深入太平洋進行聯合巡邏。專家指出,解放軍參與這次飛行可能另有目的,包括向外界展示核轟炸機已成為中國三位一體核威懾(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艦、戰略轟炸機)的完整環節。

2024年7月,中國和俄羅斯轟炸機在俄國遠東和白令海上空進行聯合巡邏,靠近美國阿拉斯加州。(資料圖片)

部署軍事力量是最強烈的政治訊號,而最有力的手段,就是將核武器或發射平台移動到接近潛在對手的地區。當中國具備核打擊能力的轟炸機,並且能夠飛近美國領空,西方觀察家當時普遍認為,北京是在釋放政治訊號,告訴美方中俄關係密切,而且解放軍有能力且有意願反制華府在核共享(nuclear sharing)上的行動。

報道指出,俄羅斯自冷戰時期就一直進行這類挑釁性飛行,但對中國而言,這是全新的行動。北京是在對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表達不滿,還是警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不要介入亞洲?又或者,解放軍轟炸機飛到美國家門口,是在提醒外界,廣闊的太平洋並不能阻擋中國軍力的「雖遠必誅」?

美國空軍智庫「中國航空航天研究所」(CASI)研究員索倫(Derek Solen)在為日本航空自衛隊「航空與太空研究所」(Air and Space Studies Institute)撰寫的報告中指出,中國這些飛行可能旨在向外界展示,核轟炸機已成為中國三位一體核戰略中的完整環節。索倫認為,「很明顯,這些行動的真正意義,在於中國多年來努力完成其核三位一體建設的成果。」

報道指出,要解讀解放軍轟炸機任務背後的意圖並不容易。自2019年的首次任務以來,中俄只進行過9次聯合飛行,當時是2架中國轟-6K與2架俄羅斯Tu-95MS轟炸機飛越日本海與東海。

直到2024年7月24日,兩架轟-6K與2架Tu-95才飛到阿拉斯加附近。儘管中俄轟炸機並未進入美國領空,但確實進入防空識別區(ADIZ),因此遭到美國和加拿大戰機攔截。

數日後,中俄又在日本海、東海與西太平洋上空進行更多聯合飛行,其中包括主要投射核武的轟-6N轟炸機。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11月30日,轟-6N飛抵距離關島巡弋飛彈射程內,索倫認為,這可能是「首次認真演練從空中對關島發動核打擊」。

報道指出,西方或許永遠無法確定中國的真正動機為何,但問題在於中國是否會再次派出轟炸機接近,甚至進入美國領空?中俄海軍最近也剛宣布要在太平洋展開聯合巡邏。然而,中俄今年以來並未進行任何聯合飛行,很可能是基於政治考量,即避免激怒特朗普政府,尤其是在雙方正就關稅議題激烈交鋒之際。


相關推薦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
德國私營航天火箭「爭空」受挫
avatar
藍莓日報